三率三升是什麼

在《財報到底要怎麼看? 找出體質好的公司!》一文中,有詳細的財報關鍵指標教學,但如果覺得太複雜的話,這篇文章就教你如何簡單分辨公司的獲利能力。獲利能力是公司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懂得看損益表,才知道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是基本面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可顯示公司在一定時間內的盈利狀況,讓投資者從營運績效中,了解獲利或虧蝕的原因

所謂的三率三升是哪三率?正是這次我們要看獲利能力著重的三個指標: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


1)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GPM)

毛利率反映了商品的成本與收入之關係,是公司獲利能力的基本指標。而毛利是公司用於營運、管理等維持公司經營的金額,可作為公司衡量一個商品是否值得繼續販售的指標。

當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上升,或售價下降時,毛利率就會下降。公司能否遏抑成本上升代表了管理績效,而售價下降可能是反映該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才需要降價促銷。

毛利率愈高愈好,毛利率較同業高,意味公司有獨特優勢,或其商品、技術的競爭力較強

毛利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毛利率= 營業毛利 / 營業收入


2)營業利益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OPM)

營業利益率反映了公司本業的獲利能力,也能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營業利益率愈高代表公司管理及銷售費用的控管能力愈好,公司愈能夠賺錢。

因為毛利率未包括一些間接成本,例如租金、水電、員工薪酬、廣告費用等等,而這些成本就是營業費用。商品成本和營業費用增加,就會使營業利益率下降。若營業利益率為負數,則意味公司的營運將會陷入困難。

營業利益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費用

營業利益率 = 營業利益 / 營業收入


3)淨利率Net profit margin(NPM)

淨利率反映了公司最終的賺錢能力,在毛利扣除營業費用後,就能得到營業淨利(稅前淨利)。但如果要知道公司的最終獲利,還需要考慮課稅問題,所以營業淨利再扣除稅額之後,才是公司的淨利(稅後淨利),也就是最終有沒有賺到錢的指標。

淨利率愈高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愈強,但也要留意業外收益比重會否過高。

淨利率 = 稅後淨利 / 營業收入


三率三升,哪個指標更重要?

三項指標其實都很重要,所謂的「三率三升」,就是指這三項指標同步成長,意味著公司的營運表現很優秀

三率三升當然是最好,但有時候公司不見得三率都在上升,如果只有其中一項或兩項指標上升又代表什麼呢?可以看下表說明:

財報三大獲利指標
財報三大獲利指標

如何查看損益表?

要查看損益表非常簡單,甚至也不用自己計算,到https://goodinfo.tw/這個網站就能查看

以台積電(2330)的損益表為例,見下圖:

查看損益表實例示範
查看損益表實例示範

關鍵字:財報, 財務報告, 損益表, 基本面, 三率三升, 獲利指標, 毛利, 毛利率, 營收, 營業收入, 營業利益率, 淨利, 淨利率, 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