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工作是既得利益者設下的最大騙局?你更需要的是彈性!改變自己從一點點開始

這篇文章是最近輔導幾位朋友的財務規劃後有感而寫的,可能跟投資理財的實際關連不那麼大,就當是勸世文吧。


為什麼唸書是為了找到好的工作?

從小到大,大部分的老師、家長都教導我們,要好好唸書,大學畢業之後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尤其是在亞洲,學校教的知識與技能,幾乎都是為了日後找到工作而作準備。
現代的普及教育在工業革命時展開,當初發展教育緩解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但仔細想想,或許也可以說是既得利益者繼續維持他們的得益,讓其他人幫他們賣命,或是乖乖聽話的騙局?

當然,教育不是那麼的片面,不完全是為了提供勞力而設。但我們亦難以否認一個事實:工作職位少的專業、薪水低的專業,設有學系也缺人問津,很多學生明明有興趣也不敢報讀。
歷史、藝術、哲學,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學科,是能夠提升身心層面,更高階的思考,讓人類文明昇華的學科,但有興趣又敢填寫在「我的志願」嗎?
為什麼好好唸書就會找到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非得把找到好的工作視為目標?
要是誕生下來就是為了工作,只有生存沒有生活,混吃等死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

走上一條「應該」走的路,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能享有一個穩定而舒適的未來嗎?
可以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一直在變,怎麼會有一成不變卻能「穩定」的事?


即將被機器人替代的我們

疫情加速數位化的進程,加快了供應端與消費端的直接接觸,我們能享受更快、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其實中間有很多工作崗位都被雲端替代
甚至可以說,看起來經濟水平不錯的中產一族受害最多,因為被數位化跳過的「中介」部分,原本也養育了很多公司,有很多中級主管職位。
而這些公司或被淘汰或是轉型,主管能不能繼續當主管也是個問題,能跟上轉型很好,但被淘汰的為數也不少。

昨天還以為自己的工作很穩定,明天就可能面臨被迫改變的危機,因為沒有任何競爭力是永恆的,也沒有一種優勢是永久的。

Detroit: Become Human遊戲截圖
Detroit: Become Human遊戲截圖

人工智能(AI)搭配機械化的進程,一些重複性高、低技術的職位就更易被替代。
在未來,或許在街上就能看到像電子遊戲《底特律:化身為人》(Detroit: Become Human)那樣,街上到處都是機器人的場境,枯燥的、重複的、危險的工作都被機器人所替代。

在不久將來,一定會有愈來愈多人因此失業,即使這些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和人脈,也可能被機器人取代。

而哪怕你的工作真的夠穩定,當公務員踏踏實實也好,儘管不犯大錯大概也真的可以做到老。
但穩定伴隨的是無法輕易改變,你工作不開心了、工作太多太操勞了、上司或同事非常討厭、薪資一成不變……你也因為「穩定」而難以有足夠勇氣改變。
萬一失去這份穩定的工作所帶來的穩定的收入怎麼辦?於是便得過且過繼續工作下去了。

穩定所帶來的惰性與依賴,使人日復日的營營役役。當一個優秀的傀儡,難道就是你想追求的穩定?


世界在變,穩定才是最大的變數

世界一直在變,如果我們不願意吸收新知識、接納新想法,我們就很容易欠缺彈性去適應這個世界。
愈是穩定,愈是脆弱,僵硬的竹條易折彎,上善若水才是最高的境界。

也許你有經濟困難或家庭壓力,不得不尋求穩定的工作,想要穩定的工作不代表你是錯的。
只是,如果可以的話,尤其是如果你還很年輕的話,改變總不嫌晚

要是你已經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很好,你只需要每天多做一點點。
只要每天願意多做一點點、多學一點點,一點點就好,或許就能擁抱更理想的生活。


一、不要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公司上

首先,不要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公司上,除非公司是你自己的,否則你全力的付出只是為他人賣命而已。

工作做好本份,該做的是做好,該爭取的權利也要爭取,別相信什麼加班工作、假日工作才是好員工的屁話。加班請付薪水、假日工作也請付薪水。
或者英文的語境更貼切,compensation,除了指薪酬也指補償,工作得到的收入就是你為了公司、老闆付出精神、勞力的補償。

Work-Life Balance,權衡輕重,該拒絕時要說不,勇敢地拒絕當「社畜」


二、重新規劃時間,陪伴家人與發展興趣

接著,重新編訂規劃時間,在工餘時候,好好休息、陪伴家人,找一些你有興趣的事情來研究,發展你的興趣
只要有興趣,願意付出的話,在任何範疇都可以努力成為專家

哪怕你只是喜歡「吃」,你把「吃」這件事做到極致,你也可以是知名美食達人,得到很多工作機會。

做人要務實,但很多時候機會是由自己爭取出來的若你不去創造爭取機會的條件,安於現狀一成不變,那麼「穩定」終將會成為你最大的「風險」


三、增值自己,拓展更多收入來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現狀要有危機意識,吃老本是最危險最容易被淘汰的

你可以在穩定的工作下,慢慢開始你的改變,把你的興趣發展成你的事業也好,花點時間學習投資賺取被動收入也好

市儈點說,多一個收入來源,就是多一個擁抱理想生活的支撐,不缺錢了在抉擇時更有底氣
當你的工作不再是唯一的財政來源,你就不必唯唯諾諾依靠,對於不公不義你更有了底氣反抗。
世界就是這麼現實,但務實不代表一成不變。

當你有更多的被動收入,代表你不需要再只能用勞力和時間去換取金錢,意味著你能夠擁有更多可支配的時間,去過你想過的生活,追尋你渴望的事情。


一開始一定會遇到困難,或是覺得改變可能會很累,但為了逃避困難就去閃躲改變,最終你只能過你不想要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你想要什麼?你到底想過怎樣的生活?如果一點點的困難、一陣子的累,克服之後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為什麼要輕言拒絕?

明明可以達到的,明明可以做到的,你真的甘心放棄嗎?

給自己多一點彈性,清楚了解自身的價值,積極去思考如何增加收入來源或被動收入,重新審視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又可以怎麼進行。

不要過度依賴單一的收入來源,好好充實自己、增值自己,經營屬於自己的職涯,讓時間重新掌握在你手上,走出屬於你自己的人生吧!

關鍵字:穩定工作, 彈性, 變化, 機器人, 雲端, 競爭力, 優勢, 淘汰, 轉型, 失業, 替代, 社畜, 興趣, 收入來源, 增加收入, 被動收入, 投資, 理財, 價值, 職涯,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