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1) 為了配息去買股票(X)
你知道有時候只看殖利率而決定買一檔股票,有可能比買所謂飆股更大風險嗎?
台灣的投資人似乎特別鍾愛高股息,高股息的股票和ETF即使部分的股價走勢長年向下,仍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但高殖利率就等於好股票嗎?
配息嚴格來說只是把你左邊口袋的錢,移到你右邊口袋,唯有填息,那配給你的息才是真的有賺到的錢。高殖利率但填不了息,也會令你的整體報酬不如預期。
有些公司是因為發展得已經夠大夠成熟,不會再有大的創新或擴產投資,所以分配較多盈餘給股東們。但有些公司卻是因為股價被殺到低檔,而「殖利率=現金股利/股價」,股利就算不變但股價一直跳水,都會顯得殖利率高。
因此有些高股息的ETF本來是有台積電(2330)在成份股裡頭,後來都因台積電股價創高,殖利率變小而把它剔除了。
還有些公司是長期經營不佳,只是賣掉了一些資產獲得一次性收益,才會配出高息,不代表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甚至短線投機都很容易套牢。
殖利率是其中一個判斷公司狀況的項目,畢竟能持續配息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代表了公司夠成熟和穩定。但投資不要只看殖利率,還要了解它背後造成殖利率高低的原因。
記得,「股票投資損益 = 資本利得 + 股利 – 總交易成本」,股利(配息)只是其中一環,不要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如果你是需要有穩定現金進帳的存股族,只要你篤定該公司夠穩健,未來5至10年都有同樣甚至更佳的現金流,且整體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那你仍然可以考慮把股息納入首要考量之一。
2)只要買對了股票,在錯的價格買進賣出也無所謂(X)
很多一般人都會犯一個錯誤——追高殺低。買了不值得買的股票,虧損了固然合理,但明明買對了股票,卻在高檔買進,或是廉價賤賣,該公司再好都沒有用。就像是在錯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還是只能留個遺憾。所以買對了股票,買賣錯了價格,一樣會為你帶來虧損的風險。
部分股票有時候的確是值得投資者去「追價」,但追價前還是要分清楚,目前的股價是高檔了嗎?公司的體質與未來發展是否足夠支撐它的股價繼續往上進發?如果往上進發的空間可能有限,會不會耐心等待合理價格出現時再去購入?
像是Costco(COST)是間好公司,各項收益都有所增長,也可預期未來仍會穩定發展,但如果你完全不挑買入時間,買錯在波段的高點,還是會令你面臨短期的套牢。當然好公司的話,長期投資是可以弭平風險,但始終在錯的價格購入,報酬就會比對的價格購入少很多了。
有時候買股票並不難,做足了功課選了好公司,耐心等待好價錢買進,獲利的機會就會大大提升。但是買對了股票也買對了價格,什麼時候賣股票又是考驗真功夫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需要經驗累積,慢慢就會有自己的心得,有時候技術分析可以幫助你尋找合理的賣出價格,不過也不要過份依賴只靠技術分析來操作。
絕少人能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只要買在相對低點和賣在相對高點就可以了,但反過來被套牢或變成廉價賣就不太好了。
投資最好還是要分散風險,不要單押一檔,也最好是逢低分批布局,資金「分批」投入也是降低風險的方法。
3)真的下錯單(X)
想要「賣出」按成「買入」,想要買零股卻買成整張,250股和250張差很多錢呢……
如果萬一真的按錯,戶頭又沒金額可以交割的話怎麼辦?沒錢交割可能會面臨民事、刑事、行政上的責任,還會影響你的信用評級。所以若真按錯了,又無法當日沖銷,或是連當日沖銷的成本都付不起,首先向證券協商,再看能不能籌措到該筆款項。雖然是「按錯」,但錯了就是錯了,還是得付交割款的,總之不要造成違約交割的情況。
那有沒有辦法避免呢?最重要還是自己要先看清楚,再三確認後再下單。
另一個保險就是,打電話給營業員,請對方幫你修改「當日交易上限」,設定在一個你能負擔,且又是你平日操作股票時的金額額度就好。
例如你戶頭只有10萬,平時操作股票也就在10萬以內,那就可以設定上限為10萬元。萬一真那麼不幸按錯,超過10萬的單子也不會被受理,先排除超過10萬的錯單,就算按錯10萬以內的單子,也至少是你能負擔的範圍,不會造成違約風險。
4)盲從別人的言論去操作股票(X)
香港知名藝人黃子華曾說過一番「魚蛋論」,當大家用同樣價錢買一串魚蛋,但魚蛋分配不均:「為什麼大家用同樣價錢買串魚蛋,他那串魚蛋比我的多了兩粒?我不要你還我兩粒魚蛋,我要你拿走他那兩粒!大家都少兩粒,就公平了。」
這其實是諷刺社會的荒謬,為何不能是大家都多兩顆魚蛋呢?為什麼不能大家一起開心,反而要一起不開心?「我沒有的時候,你也別想得到」是個負面思維,在股票市場上也會看到。
「我沒賺錢你也別想賺到」,因此有些人會在討論區、facebook、Line群等社交平台發布一些不正確的資訊或言論,想要誤導其他人。這些人不罕見,隨便點進一個股市討論區看看,明明從哪個層面看都不該作空的股票,還是會有人從90塊就開始喊空,喊到股價升到130塊也繼續呼籲作空……除了不服氣被軋了,還要拉別人下水一起被軋。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是工讀生,故意放風向引導他人往反向操作。
所以,討論區可以看,但看看就好,別人的言論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盡信,必須保有自己的判斷力,理性客觀地審視你的投資。
5)被情緒主導投資(X)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可以容忍自己套牢,卻不能看著別人大賺錢,所以常常急於求成,忘記自己被套牢、虧損的經歷,繼續盲目尋求高報酬。
就是見不得別人賺大錢的時候自己卻沒有,心裡忿忿不平,又自覺丟了面子沒有賺錢就沒法炫耀,這種心理常常能看到。
但被情緒主導往往就沒辦法理性作出判斷,急於要贏過誰誰誰,最終很可能會輸得一敗塗地。停損、資金控管、資產配置,是最基本要做到的,真的虧了就要認,不要堅持抱住沒有那個價值的股票,也不要為了能贏過誰,便盲目追求高報酬而忽略背後的風險。
投資買賣,守紀律是很重要的。
6)累積報酬與年化報酬傻傻分不清(X)
部分基金會寫出高的累積報酬來吸引投資者購買,但累積報酬與年化報酬可以差很大你又知道嗎?一項累積報酬很高的投資項目,可能年化報酬還比不上你的定存,如果你知道這個真相,還會去投資嗎?
累積報酬與年化報酬有什麼分別呢?舉個例子,一樣是10萬本金,最終一樣是得到2萬報酬,累積報酬率同樣是20%,但一個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一個卻花了十年去完成,你猜年化報酬率相差多少?用一年時間就完成的,年化報酬率是20%,用十年時間完成的,年化報酬率僅約1.84%。
只按累積報酬去看的話,容易忽略時間因素而產生誤判,比起單純賺了多少錢,用多少時間去賺錢也是很需要一併考慮,績效差異會讓實際回報相差甚遠。累積報酬與年化報酬差異很大,投資前要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