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崩完又崩!為什麼中概股不適合投資?

跟我比較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會投資*中概股,通常來信問我對某些中概股的看法,像去年特斯拉(Tesla,TSLA)大漲,也有讀者來問我對蔚來汽車(NIO)的看法。對於有關中概股的詢問,我大多會回覆:「太多非公司本質的外在因素左右其發展與股價,無法評估其好壞。」反正,我個人是絕對不會投資,因為我不想把資金置於那麼大的風險之中。

*「中國概念股(簡稱:中概股)是指一系列以在中國大陸的資產或營收為其主體組成部分公司的股票。一般來說,中國概念股公司乃大陸公司在中國大陸金融改革下,以在海外上市的方式來獲取境外投資的一種方式之一。」


中概股接連下挫,教育股股價一天內暴跌腰斬

好未來股價插水
好未來股價插水

7月23日的時候美股三大指數都是上漲近1%,只有中概股受挫,當中股價在一天腰斬受到重創的,便是中概教育股,好未來教育(TAL)收盤暴跌70.76%,而新東方學校(HKG)也暴跌54.22%。沒錯,你沒看錯,是一天內暴跌了超過一半,非常離譜!

原因是什麼?是中國官方出手整頓,嚴厲打擊課外輔導,並且打算禁止這些補習機構上市融資,禁止資本化運作。至於要打壓補教業的原因,可點擊參看這篇媒體報道:《中概教育股集體暴跌!中資在美上市企業已沒有明天?》

繼去年螞蟻科技集團在全球史上最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臨門一腳被當局拉下馬,前陣子傳出會對滴滴(DIDI)祭出前所未見的重罰,甚至要求下市,滴滴股價跌至幾乎只剩IPO時每股14美元發行價格的一半,現在官方的槍頭又瞄準了補教業。在美市持續挑戰新高的情況下,基本只有中概股連連下挫。

中概教育股集體暴跌的新聞
中概教育股集體暴跌的新聞

為什麼不投資中國企業?

不瞞大家,在我大學時期就曾吃過中概股的悶虧。那時還沒開美股證券戶口,只是小額投資在香港掛牌上市的中企,做了功課還是碰上了傳說中的假大空。前幾天還說財報不錯,過幾天就受到政策因素拖累,最後才發現裡頭很多都只是財技,公司並沒有什麼實質內容,資本額小主力哄抬股價再割韭菜並非難事。

對,我也曾經韭菜過,可幸很快就清醒。我還記得當時投資的一檔是醫藥相關,一檔是電動車相關,初入股市沒有經驗,不懂停損,股價腰斬再腰斬。幸虧金額很小,而且沒有作任何槓桿投資,全虧也就是虧了本金,損傷有限,只是這樣的經驗還是不甚愉快。

後來更深入了解,對不同國家的政策與國際關係有更深入認識之後,更是堅決不再碰中概股,應該說這個國家的企業,無論在哪裡上市掛牌都不會去碰。北上廣深港上市的不會碰,境外像美國上市的不會碰,甚至連打包相關股票的ETF也不會碰。

只是,畢竟有些中概股真的很厲害,市值也很大,就算是想單純投資美股的ETF有時也躲避不過,所以會權衡利弊再作決定。如果中概股佔的部位很小,小到不足以有什麼影響的話,為了其他好的美股部位,還是很有可能選擇投資該檔ETF的。不過像ARKX含有多檔中概股,且所佔權重又比較多的ETF,即使個人很欣賞Catherine Wood,也不太會投資這檔ETF。


再好的公司也難逃政策面的控制

老實說,儘管還存在一些假大空的老鼠屎,但其實很多中國企業真的很有實力也很有潛力,也有很多公司是默默耕耘實事實幹的。有些良心企業的老闆品行端正,公司營運也不錯,產業面和基本面都很好。但即便是好公司,只要是中國的企業,就脫離不了官方的監控。外國企業有中國業務也受中國官方掣肘,何況是本地企業一定受到更多干預。

撇除作假帳那類假大空的爛公司,而就算公司再好,也實在很難用客觀又公允的方式去評估中國企業的價值。政令會隨著官方的利益朝令夕改,前幾年大力推動中企往外擴張,過幾年也可以收緊所有規章,甚至一聲令下就讓營利企業要變成非牟利。

對長期投資者來說,這類股票會令人寢食不安。而先別說短短幾年在長期投資來說是短暫的時間,就算是短線投資,都難保昨天官媒一面唱好,今天就應聲打下來令短線投資者也虧得滿地血。政令很無情,政策面的風險想閃避也躲不開,這威力十分可怕。

單買其中一檔中概股風險非常高,投資追蹤一籃子股票的指數型ETF可能稍微好一點點,但也只是好一點點。

畢竟政策面影響的是整個族群,政策的實施不會真的只打單一個股,所謂唇亡齒寒就是如此。就算在美國上市的中企,似乎有美國上市規例約束好像會好一些,但事實上美國法律無法保護美國中概股的投資者幸免於難。


可能帶來高報酬的引誘抵不過曝險的可能虧損

這些公司的成長速度也真的很快,也很可能會為投資者大來豐盛的報酬,的確有很多好公司值得投資,如果這些公司不是中國企業的話。以前若被高額報酬蒙蔽了眼睛,現在也該清醒明白它箇中風險,錯過了大額報酬也許是讓你閃開了大額虧損。

即使很多中概股基本面很好,而且相對便宜,但由於有政策風險,不確定性很大,不適合長期投資。尤其是低風險的投資者更是需要避免,就算心臟比較大顆真的想抄短線也必須控制風險。

投資理財,能安心抱住好股票是很重要的。中概股的報酬誘惑的確十分吸引人,但在賺錢之前是風險控管,股市中還有很多也同樣具價值和吸引力的標的,卻更加輕易可評估、可衡量、可控管風險。相近的報酬,沒有必要冒大風險投資在中概股上

當然,投資是個人選擇,也一定有很多人能從中概股中賺到錢,決定權在你手中,怎麼花錢是你的事。可能有些朋友閱讀本文會感到不快,覺得中概股並沒那麼糟糕,但反正本人是絕對不會亦不建議投資。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字:中概股, 中國企業, 境外投資, 教育股, 政策面, 政策干預, 政策風險, 曝險, 風險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