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虛擬貨幣)常常大跌又大漲,波動之大已經不是坐過山車能夠形容。像是五月的時候,很多融資也因幣價急挫而斷頭,該次大跌的主因多半與受到中國當局打壓控管有關,另外也似乎跟美股有所連動。
因此我說,要投資加密貨幣,心臟真的要很大顆。而且真的真的不建議在本來就高風險的投資上,還再進行槓桿操作,風險真的太高了。
「加密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跟平常使用的紙幣需要防偽設計一樣,加密貨幣的防偽是利用數位貨幣和虛擬貨幣使用密碼學及數字雜湊而成並與智慧型合約的綁定之下的新型通證。」
很多人都說加密貨幣是黃金的替代品,是作為避險用途。現時比特幣與黃金的關連度愈來愈高是個事實,甚至比特幣的成長幅度與一些傳統金融體系的成長,也慢慢開始有互相呼應的跡象。
愈來愈多投資者,包括有錢人們,也愈來愈願意投資比特幣。不過通常會投資的,都是前幾大的加密貨幣,以比特幣為主,以太幣為輔,但其他的小幣很多都並不在有錢人們的投資範圍。
即便如此,其實我個人依然不太認同加密貨幣是黃金的替代品。相對於稀有金屬黃金,我認為加密貨幣更像是鑽石。
相信很多有唸過工商管理、行銷學或市場學的朋友,在上行銷課的時候,教授大多都會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史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行銷「騙」案——鑽石。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A diamond is forever.)
鑽石其實並不是地球稀缺的物品,本身也沒有什麼價值,它就是看起來很漂亮的石頭。
沒錯,就只是很漂亮的石頭。但憑著很厲害的手段與行銷手法,賦予它價值,甚至很高的市場地位。
簡單說,就是透過壟斷絕大多數的鑽石礦,再把鑽石與愛情、承諾連結在一起,賦予本應不稀缺的鑽石假的稀缺性,和有價值的意義。
而由於鑽石成為了「愛情的信物」,人們幾乎只買不賣,一方面扼守供給來源,另一方面降低二手市場的威脅,使得鑽石的流動性降低。加之隨後發展的鑽石鑑定行業和證書制度,令鑽石看起來更「稀缺」、更有地位、更有意義,價格成功地被抬到了很高的位置。直到純度更高、成色更好、價格便宜非常多的人造鑽石冒出頭來之前,鑽石的地位都是難以撼動。
其實仔細想想,加密貨幣跟鑽石不也是很像嗎?

雖然加密貨幣有更多的用途,除了一般人們知道的交易,也有驗證及執行智能合約和建構更多區塊鏈活動或應用程序等用途。
然而,虛擬世界也得跟現實有效地做連接才能有實質價值。
像是以交易媒界的用途來說,排除波動性太大不適合交易外,目前很多加密貨幣在交易上,處理的反應時間長,或是交易費用並不便宜,都不利於作為普及的交易用途。
而其他的用途還得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技術,或者對區塊鏈的理解,才比較容易上手利用。
它的複雜性加大了踏入這個領域的門檻,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觸碰不到的領域。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儘管加密貨幣有它的用處,亦勉強可說滿足了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交易媒介、記帳單位、價值儲存。
但它的價值,更多是像鑽石那樣,透過人們賦予它意義,以及各路人馬的行銷或推廣(狗狗幣的頭號粉絲馬斯克也是功臣之一),到市場開始凝聚共識認為它有價值。
而且當市場上大多人都深信加密貨幣在未來有更多的增值潛力時,自然會惜售,從而減少交易和流動,使供給面減少,就像鑽石代表愛情,人們不太會買了就輕易轉賣一樣,某程度也成為了「撐盤」的力量。
加密貨幣某程度來說,仍需要「信仰」來支撐。
那麼,加密貨幣有未來嗎?現在跌價,未來還會上漲嗎?
這完全是市場的集體共識使然,誰都說不準。市場共識加密貨幣值錢就是值錢,市場都不看好認為加密貨幣沒價值,加密貨幣的價錢就應聲掉下來。
不過在我看來,加密貨幣的確很有條件走上真正成功的道路,成為鑽石之後的繼任者。當然,這裡指的繼任的,不是愛情的意義。(笑)
有閒置的設備想挖礦的就去做吧,反正是閒置的設備,資源再利用沒有什麼不好。但想投資設備來挖的話請衡量過風險與成本效益再投資,現在才來要買設備挖以太幣的話說不定直接買入以太幣還比較划得來。
延伸閱讀:《等等,你打算現在開始挖礦?現在挖礦有利可圖嗎?加密貨幣值得投資嗎?還有什麼與之相關但風險較低的可行選擇?》
關鍵字:加密貨幣, 虛擬貨幣, 虛擬幣, 比特幣, 以太幣, 黃金, 鑽石, 價值, 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