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走多頭的時候,很容易橫空出來一堆人自稱股神。因為隨便買隨便賺,殺進殺出動輒賺個一、兩倍,會看線圖、知道基本原理放空做多都彷彿無敵。
也不用到翻個一兩倍,如果你的投資績效能長期穩定維持在30%以上,相信會有頗多基金公司爭相向你伸出橄欖枝。
因為全球最厲害投資人之一的John Neff,年均報酬也只是15%上下。真正的股神巴菲特,年化收益曾經超過22%,但近十年也只能有大概18%上下的年化報酬。
其實完全沒基礎也沒家庭資金當後盾的話,一開始就從股市賺錢,短線操作買二、三十萬就能幾萬幾萬地賺,尤其是好幾筆都像是信手拈來的樣子,加之又學了一點財報和K棒怎麼看、知道了KD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但其實還是不太懂自己買的究竟是什麼。那麼,他要嘛能幸運到底一直幸運下去,大多頭永垂不朽,要嘛就應該很難救了。
而絕大多數都只會是後面的結果,因為股市就算走很久的大多頭,也很難有人會一輩子這樣幸運。
為什麼很難救?能得到的報酬越高,實際上意味著風險也較高,買二、三十萬就能幾萬幾萬地賺,你猜他的資金所曝露在什麼樣的風險下才能做到?
因為嘗過了「不勞而獲」,以為成功和賺大錢就是這麼簡單,本身就是倖存者偏差。過度關注「倖存了某些經歷」的人,而忽略了背後有更多不幸的人們。但投資股票真沒這麼簡單,如果有這麼簡單,到處都是富翁了。
衝完合一衝泰金寶DR,美德醫療DR只衝到尾巴沒肉吃不高興再跑去衝茂迪,覺得大盤高了就買富邦VIX賭它恐慌會漲,最後輸得一敗塗地的大有人在。
股票投資說易不易、說難不難,但絕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起步。很多所謂成功故事,都是經過媒體包裝的。而即便有些人的確那麼美好,還是要記住絕大多人都沒這種幸運。
投資股票沒有不對,但投資不了解的股票、缺乏紀律就不行。缺乏對風險的認知,虧損起來就會很痛、很痛。
像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已經開始投資股票,不過當時是投資小白但又沒有做好功課,聽明牌買股票這種蠢事我也做過,結果當然就是把那時辛辛苦苦兼職賺來的錢虧掉。血淚的教訓也讓我學乖,之後再投資股票就沒有重蹈覆轍,投資報酬還不錯,而且收益也變得穩定。
2017年就有一篇學術報告分析了美國股市從1926年起的資料,指出:
1) 大多數的股票投資報酬率低於美國國庫券的報酬
2) 超過58%股票的投資報酬甚至不如持有一個月的國庫券
3) 自1926統計至報告編寫為止,股市所累積的投資報酬率,絕大部分僅由4%少數表現最好的股票所創造。
Source: Do Stocks Outperform Treasury Bills?
美國國庫券(Treasury Bill,T-Bill)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是債券的一種,由美國政府發行,是期限不超過一年的短期公債。
目前最小面額是100美元,經非競爭性投標(noncompetitive bidding)申購,每人每次最多可申購500萬美元。
透過競標決定發行價。以貼現發行方式,即以低於面值的價格發行,到期前不付息,到期時按面值償還。
所以實際上,就是一個保本為主的短期債券,息差很少,甚至有時會比定期存款還少。
原來股市上有大部分的股票績效是連利息那麼低的國庫券都比不過,可想而知,投資個股要是不慎選了那不怎麼賺錢的「大部分」,虧錢的機會就會增加。
各個地區的股市或會有所不同,但當你查看當地股市的股票權重分布,你也可以看得出來,持續獲利的往往都是那些占比高的權重股。中小型個股可能賺錢,權重權也可能會虧錢,一切都是機率大小的問題。
所以我們投資股票之前,仔細研究投資標的是十分重要。如果功課做不到位,最好別碰個股。投資一籃子的股票,例如被動型的指數型ETF,會有助分散風險;投資債券,風險會降得更低;投資個股有賺大錢的可能,也要承受崩盤的危險。
怎麼作出投資的風險配置,還是得看個人的收入、個性、人生階段再作決定。不過一般專家都會建議適量投資一點債券,股票不要單押一檔,做好準備較有效提高獲得報酬的勝率。
總而言之,搬出報告也是想告訴你,投資股票有大部分人其實都是虧錢的,這是正常不過。因為你要知道,寧願聽明牌去買他不了解的股票的人非常多,寧願把辛苦賺來的錢當作賭博般下賭注在股票上的人也不少,偏偏願意做功課、認真研究、恪守紀律的人少之有少。
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們,都能成為那少數能從股票市場長久賺錢的人。
延伸閱讀:
存錢需要戰勝心魔!6項脫離月光族的秘訣
開始投資前必須要做的6件事
開始投資必須養成的4個好習慣
新手投資的建議:價值投資!投術分析也很好,但不是大多人都適合你又知道嗎?
犯下這些錯,賠光光也是剛好而已!5大買賣股票常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