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了怎麼辦?

最近股市大起大落,一眾投資人的心情如同坐過山車般,還沒因創新高興奮完,就被比去年(2020年)三月大盤下殺點數更多更快速的急挫嚇一大跳。
大牛市時特別多股神,人人都賺錢,人人都說投資容易,但「海水退潮才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一些投資新手,這才知道原來股市是會跌的。

台股大盤指數K線
台股大盤指數K線

股票不用預設高點,也不需預設低點,股市會漲會跌本是正常事。但去年由崩盤到V轉走大多頭的速度太快,很多新手是在低谷時碰巧入市,享受了一大段隨便買隨便賺的上漲行程。
甚至有些老手也因為最近缺這缺那,又「大排長榮」,都忘記過去的痛,急於投入市場追逐各種熱門股票,愈高愈追。
原來股票和大盤是會跌的,很多人現在才懂


長期投資還要留有餘錢

如果是有紀律的長期投資者,相信大多都有獲利保護,在這波台股美股都下殺的情況下,應該還是能夠很淡定,處之泰然地面對一切,並不會過份憂心,甚至會勇於逢低分批承接。(注意,不是盲目攤平!)

這類投資者並不是特別勇敢,而是有經驗也有紀律,易於克服人性的弱點,並且很清楚永遠都要留有餘錢,才可以持續地分批投入承接

有餘錢簡單來說就是從來不會All in,是風險管理的一環,而與本身資產的多虧並無直接的關連。只有一萬元的資產,也可以留有餘錢,相反不懂資金控管和配置的話,幾千萬幾億都不夠花。


不建議融資融券買股票

散戶搶當航海王不敵疫情翻船 近3日違約交割金額突破5億
散戶搶當航海王不敵疫情翻船 近3日違約交割金額突破5億 新聞截圖via鉅亨網(2021/05/14 19:15)

為什麼一直強調不要借錢買股票?為什麼從來不鼓勵融資融券?不是膽小怕事,而是出於對市場的敬畏之心。
如果本金不足要用融資融券來追逐股市的利益,遇到像這兩週大盤的大起大落,借貸重押在股票上的朋友一定感到很大壓力。違規交割不是單純「欠債」這麼簡單,可能會面臨民事、刑事、行政上的責任,還會影響你的信用評級,總之不要造成違約交割的情況

參見:那些你投資股票可能會犯的錯!6個NG不要再犯了


套牢了該怎麼辦?

朋友初入股市被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嚇到,好多檔都套牢,問我該怎麼辦。
我反問她幾個問題:

1)當初你是想要長期投資還是短期賺了就跑的?
2)你買的是現股嗎?
3)你是用閒錢買的嗎?
4)你買的股票有基本面、產業展望好嗎?

她說本來打算短期賺了就跑的,可是跑太慢就乾脆不跑了。還好買的都是現股,也是用閒錢買的,倒沒有迫切的資金需要,只是看著帳面虧損感覺難受。
看了一下她的持股,除了有兩檔真的買到頂峰,產業展望能不能繼續有好景氣比較難把握外,其他都有基本面保護,有幾檔殖利率也不錯,第三季除權息行程啟動應該會讓她感覺好一些。

做短線必須要守紀律,不守紀律沒在應該賣的時候執行賣出,也只能看怎樣能夠補救減少損失了。木已成舟,審視手上持股,汰弱留強是必須的。如果手中有些持股是未來前景不明朗的,建議股價反彈時找個有尊嚴的價格賣掉吧。
不要在下跌的過程中持續「攤平」弱勢股或基本面不明朗的股票,就算該檔股票終究能站起來,你的資金也很可能套牢一段長時間。
如果基本面好,又有產業前景的,不妨耐心等待市場修正完畢,給予時間讓股價回到應有的位置上


分散風險在大盤高檔時更為重要

相信讀者中一定會有長期投資者,長期投資的話沒什麼好擔憂和害怕的,留有閒錢,逢低分批加碼撿便宜的好股票是最好的
如果沒有信心或是不確定應該投資哪一檔個股,個人認為投資ETF是比較好的做法,它有效分散風險,尤其是跟著大盤指數走的被動型ETF,只要整體經濟持續發展,就沒什麼好怕的
在這種恐慌性下殺的急跌情況,長期投資者應該是最淡定的,香港有句俗語「淡定有錢剩」,抱得住好股票,你就值得擁有大波段的報酬。

買賣次數太頻繁,就算交易成本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也很容易賺小賠大。尤其是像台股這樣的新興經濟市場,股市是淺碟型的,很容易就動盪不安。
倒不如乖乖學習如何找出真正有價值的股票,長期投資,或是「被動投資」指數型的ETF,慢慢賺其實能更安心又走得更遠。
資產配資很重要,單一個股的漲跌波動通常都較為劇烈,單押一兩檔持股風險很大。投資不同類型的個股或ETF來分散風險,在股市高檔震盪時更為重要


理性看待股票市場的風風雨雨,保持獨立的思考與判斷,不要人云亦云,才能健康地投資、平穩地累積財富。

2021.05.15 下午3:30補充:
疫情再次在台灣爆發,單日180名確診的數字的確不容樂觀,請大家加強警惕,口罩戴好,勤洗手消毒,勿參與聚會,休假請留在家好好休息、閱讀或其他你喜歡而在家也可做的事情。
股市可能會更動盪,請做好風險管理。
難關難過還是會過,祝大家身體健康,一切順心。

延伸閱讀:新手投資的建議:價值投資!技術分析也很好,但不是大多人都適合你又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