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短線或做波的朋友,需要看技術指標的話,一定要認識支撐與壓力。
什麼是支撐與壓力?
當股價處於盤整區間,也就是在一段期間內,沒有明顯地向上或向下突破,而是在某個價格區間內來回震盪的時候,通常就能明確看到支撐與壓力。
支撐是有一股力量,不讓價格往下跌,常見就是某檔股票下殺到某個價位就跌不下去。
壓力則為相反,是有一股力量,將價格往下壓,不讓股價升破某個價位。
常見的判斷方式有:
1) 技術型態
2) 均線
3) 跳空缺口
4) 趨勢線
5) 爆大量K棒
1) 技術型態
可再細分為:箱型、W底、M頭、頭肩底、頭尖頂
股價在某個區間上下震盪,上緣有壓力使股價一碰到就下跌。反之,下緣也有支撐使股價一碰到就止跌回升。
當股價突破上緣或跌破下緣,都代表了明確的趨勢出現。一般而言,往上突破之後,原本的壓力就會變成支撐,通常有一段波段行程。相反,往下跌破的話,原有的支撐會變成新的壓力,股價通常會開始走空頭。
以箱型為例,下圖便是它的支撐與壓力:

2) 均線
均線在K線之上:季線>月線>10日線>5日線>K線,則可把均線視為壓力,也代表了該檔股票正處於空頭趨勢。
均線在K線之下:K線>5日線>10日線>月線>季線,則可把均線視為支撐,也代表了該檔股票正處於多頭趨勢。
短線投資來說,如果是飆股,通常會以5日線判斷為支撐,跌破時也就是賣出或減碼訊號;而強勢股或有投信認養的股票,則多數以10日線作指標;長波段投資或緩漲的股票,一般則會以月線為判斷基準,跌破季線就是賣出訊號。


3) 跳空缺口
跳空缺口是指連續的兩個交易日之間,相鄰的兩根K棒,中間有一段價格區間沒有任何交易發生,呈現不連續的空間
通常是因為有重大利多或利空消息會出現,是一種強力表態的象徵,可分為向上或向下缺口。
一般而言,缺口下緣視為支撐,缺口上緣則為壓力。如果跌破下緣,表示未來有轉弱的趨勢;反之突破上緣,就可望有波段行情出現。
如果沒有跌破下緣的支撐,即表示趨勢未改變。同理,如果沒有突破上緣的壓力,則表示趨勢未改變。
向上缺口

向下缺口

4) 趨勢線
趨勢線是指股價的走勢,有一個明確的行進方向,像是正在上漲的股票,就會持續上揚;而正在下跌的股票,也會持續下跌。

5) 爆大量K棒
股票在盤整過後,出現第一根突破盤整的爆大量的K棒,無論是往上還是往下突破,都視為強力表態。尤其是在橫盤或原本處於下跌區間時,往上突破的爆大量K棒,一般被認為是起漲訊號,橫盤的有望往上走波段行情,而原本下跌的股票也有望止跌回升。
通常會以這根K棒的高、低點作為買入、續抱或賣出的判斷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