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巫日

上星期四、五,美股比較震盪,也算是某程度上拖累了台股上星期五的表現(台股上星期五還有富時指數調整,這項影響較大)。為什麼美股會出現較大的震盪呢?
除了跟美國再上一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回升至77萬人,是2月中以來最高外。更讓市場擔心的還是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的快速上升,在上星期四已經突破1.7%,一度來到1.75%。不過美債殖利率是不是這麼可怕呢?其實回看歷史是還好。
當十年期公債利差大過兩年期一百個基點,雖然從2000年以後來看,S&P500指數都出現大跌。但是,過去包括2000年之前,前後一共發生五次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有三次反而是上漲的。
的確美債殖利率是會有影響,但不至於所有事情都歸在它頭上,它沒有到真的那麼大的影響力。
那麼,上星期四、五的波動,尤其是星期五的波動,主要是因為什麼呢?是四巫日


什麼是四巫日?

台股有結算日,美股也有。美股的結算日就叫四巫日(Quadruple witching day),四巫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選擇權、個股期貨,以及個股選擇權
這四類資產同時到期結算的日期,是在3月、6月、9月、1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

台股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會在每月第三個禮拜的星期三結算類似,結算日就是契約到期日。


曾經的三巫日

在2002年11月8日之前,美國市場只有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選擇權以及個股選擇權三類資產交易,所以稱為三巫日(Triple witching day)。到2002年11月8日,美國市場才開始交易個股期貨,自此就變成了四巫日。


價格波動大,行情可能發生轉折

常聽到結算日要拉指數或壓指數,當天有很多法人機構、基金經理與一般散戶,都可能會趁著結算最後一天來平倉、轉倉,市場籌碼大量換手。大家都忙著要結帳,金融機構為了避險,也需要反向建倉對沖,這樣亦會加劇某一方向的趨勢。

而程式交易與自動掛單的操作愈來愈常見,波動達到某個點的時候,就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蝴蝶效應,令行程發生轉折。再者一般投資人可能會「多殺多」、「空軋空」,大盤和個股都容易出現急漲、急跌的情況,所以台股每月第三個禮拜的星期三交易量和價格波動都相對比較大。

與台股不同的是,美股是每一季結算一次,你就可以想像如果台股每月結一次都會有比較大的波動,那麼市場和交易量都更大的美國,累積三個月才結算一次的話,大盤波動更大、對其他地區亦有所影響也是正常的事。


四巫日是交易量大增的日子

每年四巫日發生的日期,S&P 500 的交易量都會大增,甚至可能是全年度交易量最大的日子。但要說四巫日之後是會漲還是跌,這機率其實並不那麼明顯,回看數據幾乎是一半一半。
3月因為是一年的第一次結算,走勢通常漲跌互見;9月、12月是年末,走勢通常會好一點點。
不過無論如何,四巫日之後的那個禮拜,通常都是處於波動率上升,而庫存下降的時期,對短期投資者來說,還是要做好資產的配置。

A Wild Day(S&P500在四巫日都會有較明顯的成交量增加)
A Wild Day(S&P500在四巫日都會有較明顯的成交量增加)

12月因為是年終結算,交易量波動會比其餘三個四巫日更大,股價一天內坐過山車的情況也並非罕見。雖然交易量的急升通常會發生在開盤和收盤附近,但其實在四巫日的開市時間都可能突然發生大幅度的價格波動。
尤其是四巫日當天的最後一小時交易時段,也就是所謂的「四巫小時」(Quadruple witching hour),四巫小時可能會有更劇烈的波動
原本就坐過山車的股價可能會更刺激一點,如果是短期投資者的話,可能需要為市場回調或交易範圍擴大做好準備。但對長期投資者來說,這種短期的波動根本可以不用理會


四巫日真的可怕嗎?

就像前文所說,其實四巫日之後的多空走勢機率並沒有太明顯的確定論,3月可能一半一半,9月和12月大機會走勢較好,但也真的只是機率問題。通常四巫日前一週是上漲的話,則四巫日後的一週有比較大的機率下跌,反之亦然。但統計數據只是回顧歷史,並不能代表未來。了解過去的統計數據後,其實四巫日沒那麼可怕。

四巫日是短暫的影響,它對短期投資者來說比較可怕,可怕的點在於那段時間股價、商品價格的波動會很大,心臟小顆一點都可能會承受不住。尤其是現在散戶者眾,期權交投特別暢旺,就可能會加劇大盤上沖下洗的波動,全球市場也有可能連帶受到短暫影響而震盪。不過對長期投資者來說,短期的波動震盪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

如果有投資期貨或選擇權,強烈建議不要押在最後一天換倉,最後一天風險太大了。最後,還是提醒一句,新手別碰期貨和選擇權,股票如果也沒做得很好,衍生商品碰都不要碰,這是保障自己的一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