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美國總統拜登在八月初簽署行政令,將推動在2030年讓國家新售的汽車及輕型卡車,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占比達50%。
不過在電動車峰會上,邀請了通用(GM)、福特(Ford)與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的高層主管,卻把電動車龍頭的特斯拉(Tesla)落了單,就算原因可能與特斯拉不准員工加入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工會有關,還是覺得有點詭異。
但無論如何,總統確實是有意積極推動電動車的發展進程,只是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如何又是另一回事。儘管要推動電動車普及市場仍然有很多障礙,但電動車的發展的確是勢在必行。
不只是美國,全球其實都在推動電動車的發展,尤其是歐洲國家早就快人一步定下全面淘汰傳統汽車,落實許多政策推動普及電動車的目標,所以市場上愈來愈多投資人聚焦在電動車相關股票上。
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00893)與富邦未來車ETF(00895)簡介
台股也有跟上這一波的浪潮,除了相關供應鏈的個股大放異彩外,最近也有兩檔電動車ETF成立,分別是本年(2021年)六月成立的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00893),與八月成立的富邦未來車ETF(00895)。
這兩檔ETF的名字有點像,又是投資電動車相關,到底國泰電動車與富邦未來車有什麼差異?差別還真不算小。
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00893)追蹤的是ICE FactSet全球智能電動車指數,持有三十檔股票,依照「市值加權法」來計算配置比率,單一個股持股比重上限為15%,且前五大個股比重合計不得超越65%;
富邦未來車ETF(00895)追蹤的是MSCI ACWI IMI精選未來車30指數,一樣是持有三十檔股票,最大成分股上限為20%,前五大個股比重合計同樣不得超越65%。
兩檔ETF均沒有配息,沒有漲跌幅限制。
這兩檔投資的成份股是全球市場的,因為兩檔都剛上市不久,所以內扣費用應該還是會有變動的,但估計加總起來會有1.1%左右甚至更多。這就是在台股市場投資外國市場標的的壞處,總管理費用都特別高。雖說其實台股本身的ETF總管理費就比美國的ETF高,但如果是投資到外國市場的話,會來得更高,真希望能夠把這個費用降下來,讓投資者能夠獲得更佳的回報。
不過如果沒有外國證券戶口,又不想開立外國證券戶口,相對逐檔逐檔複委託的費用,直接投資這類ETF還是可以考慮的,畢竟要方便要省時,付出一點手續費也是很合理。但要是你有外國證券戶口,或者直接投資相關個股或外國的ETF會更划算。
成份股納入與調整原則
成份股調整週期都是每半年調整一次,國泰電動車(00893)是4月和10月,富邦未來車(00895)是5月和11月。
在挑選成份股方面,國泰電動車(00893)所追蹤的指數會經由FactSet RBICS產業分類系統進來篩選,企業的營收要有50%以上是有關於電動車產業才會被納入當中,所以電動車的「純度」是足夠的。另針對「獲利性」與「流動性」再作篩選,要求個股在外流通市值要大於或等於10億美元,而且近三個月交易日平均成交金額需大於或等於1000萬美元,在市值方面,要求比較嚴謹。
富邦未來車(00895)要求成份股三個月年化成交金額大於1.25億美元,以符合主題業務活動,再以機器學習挑選出與主題有關的股票。而主題相關業務活動包括:電化學能源儲存技術、生產電池製造用金屬之礦業公司、自駕車與相關聯科技、電動車及電動車零組件與原料、新交通運輸方式,客運與貨運,包含電動車與自駕車、共享運輸。若關連分數大於25%即可納入標準指數,並依GICS行業分類標準,排除特定行業別。它的篩選方式是相對寬鬆,選股比較包山包海,有點關係的都可能會被納入。
風險報酬等級
國泰電動車(00893)和富邦未來車(00895)兩檔都是投資全球股市的標的,風險報酬等級都是RR4。風險報酬等級又叫風險收益等級,從RR1到RR5,數字愈高代表風險愈高。
看數字好像是特別高對不對?但其實RR4算是蠻一般我們會投資到的等級,像是國民基金元大台50(0050)和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都是屬於RR5最高的等級,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因為「只要投資在單一地區或國家的股票型基金」,基本都是RR4起跳的,RR3通常是投資等級的債券,也會有一些非投資等級的債券,例如「複合式債券基金」,而RR4也有很多是高收益債,也就是非投資等級的債券。
所以這個制度我本人是覺得挺需要改進的,因為0050竟然可以是最高風險的等級,但反而有一些垃圾債是RR3或是RR4的,其實它們的風險老實說不比0050低啊,但就會很容易誤導投資人。
不合理的標準就應該要改進,金管會在四月份的時候也決定全面檢討現行的基金風險等級分類標準,就看之後會改成怎麼樣了。
想了解風險報酬等級的評級標準可參考:https://wwwfile.megabank.com.tw/upload/F9B0/1050323_fund.pdf
國泰電動車(00893)與富邦未來車(00895)持份股比較

以6月30日的持股數據來看,國泰電動車(00893)最大持股是輝達(NVDA)17.25%,其次特斯拉(TSLA)佔12.6%,接著蔚來汽車(NIO)9.01%,加上恩智浦半導體(NXPI)7.06%以及英飛凌(FWB:IFX)6.69%,頭五大持股超過50%比例。
輝達的持股佔比超過設定的15%,主要是因為ETF在4月調整之後,這檔成份股受到本身要分割股份的消息帶動,漲幅太多了,所以一開始的確是沒有超過15%限額,是之後才超標的,在十月份的時候也相信會再作調整。
當中很多個股是做什麼的,相信讀者們大概都知道,稍微不熟悉可能是英飛凌,比較疑惑的也許是松下。英飛凌是半導體企業,與電動車最相關的就是生產車用晶片,另外主要業務亦包括為西門子交通集團生產鐵路機車車輛牽引系統裡的半導體組件。而松下(TYO)其實真的不只有電器,目前主要向特斯拉銷售車用電池,而未來松下的能源事業也將會以提供家用能源管理系統、太陽能電池銷售、電源調節器、電動車充電機器等為發展目標。
富邦未來車(00895)最大持股特斯拉(TSLA)19.61%,其次台積電(美:TSM/台:2330)18.84%,然後輝達(NVDA)18.6%,加上豐田汽車(TM)6.31以及超微(AMD)4.24%,頭五大持股超過67%比例。頭五大個股比重超過設定的65%,原因也是一樣,就是當中有些個股漲價了,在之後也會再調整的。
汽車其實也是景氣循環的產業,只是說電動車是最近發展的大趨勢,所以這段推動的時間,都應該會是它景氣較佳的時期。但傳統汽車可不是這樣說,一般人這個月買了車不太可能下個月就換一台,再說現在要換車的話,也很大可能考慮電動車,所以對傳統車廠的衝擊會較大,也是這幾年傳統車業股價相對受壓的原因。而且回看這幾檔傳統車廠,可明顯看到股價也跟著景氣循環。而富邦未來車裡頭有好幾檔都屬於傳統車業,雖然銳意轉型為電動車廠,能不能成功是個未知,但成功了的話回報可能會很可觀。
關於共同持有的重磅股輝達與特斯拉
兩檔ETF有大概30%的成份股是重複的,其實真不如它們的名字相似。主要是前五大成份股中,輝達與特斯拉在兩檔的持股水平都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這兩檔個股的走勢會頗影響兩檔ETF的走勢發展。
對於輝達,我個人是十分看好的,圖形處理器捨它其誰呢?喜歡玩電腦的朋友對輝達的熟悉是源自GPU,但不得不說,輝達在自動駕駛方面其實也著墨甚多,在本年初宣佈富豪汽車(Volvo Cars)、Zoox和上海汽車集團(SAIC),將使用NVIDIA DRIVE解決方案來驅動次世代人工智慧(AI)自駕車。也愈來愈多汽車界新創公司與電動車品牌,最近幾個月也相繼宣布計劃使用NVIDIA DRIVE Orin技術。輝達在軟體方面不斷改進和部署應用平台,從雲端到車輛都有一套應用技術和平台,大規模開發自駕車所需的一切功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閱讀《NVIDIA DRIVE 概覽》的詳細說明。
至於特斯拉,它的爭議性與Elon Musk一樣很大,有人認為它股價太過高估,有人卻認為以軟體公司來看待它的話股價十分合理。電動車產業是塊大餅,特斯拉的確有先行者的競爭優勢,能不能成為一方霸主到最後,現在還是言之過早,但個人相信日後電動車產業成為寡佔市場時,應該也有它一席位。再者,我認為真的不能把TESLA簡單看待是一家電動車公司,它也是軟體公司、新能源公司,甚至在新能源或是在充電、儲電設備上的著墨會比你想像更多,個人認為特斯拉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間公司如同Elon Muck一樣很有趣。
國泰電動車(00893)與富邦未來車(00895)的優缺點分析
國泰電動車(00893)可說是橫跨三大主要市場(美國、歐洲、中國)的電動車一條龍,也就是說,要生產一台電動車需要什麼,整個生產過程需要的東西,上中下游的原料、能源和車廠,包括設備、零件、電池、充電、互聯網、無人駕駛系統、車用晶片等等,全都包含在裡面,但都是很集中針對電動車的,佈局十分完整而且全面,的確是純度高的電動車ETF。一次過能讓投資者投資三大主要市場,並對電動車有完整佈局,能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而單一個股比重控制在15%以內,是有助控制風險的。
富邦未來車(00895)的篩選條件比較寬鬆,除了有一些電動車的龍頭企業,還包括了頗多傳統的汽車大廠,而這些汽車大廠都有意轉型到電動車的,只是目前還在轉型之中,但未來很可能會是。而像Uber(UBER)是共享運輸相關,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考慮它日後在無人駕駛計程車的發展潛力。這一檔看的是未來整個移動運輸科技,包括電動車、車聯網、共享經濟與運輸產業,比較廣泛多元。官方介紹中甚至連「空中自動駕駛商機」也寫下了,但這最快大概也是十年之後的事,是深謀遠慮,還是畫大餅唬弄人就交由投資者判斷了。成份股看起來很「雜」,並沒有真的和電動車高度相關,但相對而言又會稍微把風險分散,不至於電動車產業出大問題時整檔ETF都垮下來。
在《ARK 2021 Big Ideas報告 深度重點整理》就有說到為什麼ARK看好自動駕駛(Robotaxi)主導城市交通,有興趣的讀者可按此閱讀。
簡單來說,國泰電動車(00893)是聚焦在已經是電動車生產線一部分的企業,而富邦未來車(00895)則是比較廣泛,只要是現在甚至「未來」與車(移動運輸)會有很大相關的話,都可能被納入。所以富邦的是未來車,因為現在很可能不算有太大關連。
共同的缺點方面,首先是內扣費用高。與同類型的外國ETF相比,例如SPDR標普Kensho智能移動ETF(HAIL)總管理費用是0.45%;Global X自動駕駛與電動車ETF(DRIV)總管理費用比較高也才0.68%。國泰電動車(00893)和富邦未來車(00895)的總管理費用都會超過1%,但似乎這是台灣發行的ETF的通病,如果要投資這個行業又不想開立外國證券戶口,或是不想複委託的話,選擇就這麼少。
另外,也因為兩檔ETF都有投資海外市場,也得留意匯率風險。而且,就算發行價只是15元好像很便宜,也要留意折溢價的問題,溢價太多去購買的話,或許會是現買現虧溢價的百分比。
最後,由於兩者都是集中在汽車科技產業,所以股價的波幅可能會比較大,尤其是兩檔都持有頗多的特斯拉,特斯拉的爭議性頗高的,股價波動也較大,風險分散或控管上相對一些佈局整體產業的ETF來說比較遜色。
總結
如果你的投資組合裡已經持有一定程度的台積電(2330/TSM),包括像是富邦科技(0052)或元大台50(0050)這些含有比較多台積電的ETF,就不太建議再投資富邦未來車(00895)。
如果只想要投資電動車,其他都不想要投資的話,可以考慮國泰電動車(00893)。
如果想要投資電動車,又看好傳統汽車的轉型機遇,可以考慮富邦未來車(00895)。
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全球共識的大趨勢,ARK在年初時甚至大膽預測,電動車的銷量將從2020年的220萬輛大幅增長約20倍,在2025年達到4000萬輛。所以未來電動車會迎來更光明的前景,只是如果資金比較充足的話,個人是更推薦開立外國證券戶口直接去投資外國的股票。
因為要投資這些外國企業的話,開立外國證券戶口直接投資、複委託或是投資這類台灣投信發行的ETF,同樣會有外匯或匯兌的風險,因為是用不同國家的幣值計算,多多少少都會有匯率的價差。但直接投資的話,比較能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選擇進行匯兌的時間。例如賣掉美股後美金在貶值,大可放到美金升值時才兌換台幣,又或是把賣掉得來的美金繼續投資美股市場,可以更靈活地自行操作。但台灣投信發行的ETF基本就是硬性地按規則換匯,匯損也只能接受。
投資台灣本地的電動車相關個股又行不行呢?雖說台灣也有不少電動車的供應鏈,但論毛利高又牽動整個產業發展的大頭,還是電動車的品牌為主,而這些標的又是外國的標的,用外國證券戶口投資是最直接的,也可以省掉很多內扣費用。
但如果資金有限或是因為各種原因不想開外國證券戶口,投資國泰電動車(00893)或富邦未來車(00895)都是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就視乎你更認同哪一檔ETF的取向。當然,喜歡的話,兩檔都可以投資。
不過還是要特別提醒,因為國泰電動車(00893)或富邦未來車(00895)都是很集中於汽車科技這個產業,類股集中代表風險分散的效果不太好,尤其汽車是景氣循環的產業,即使這幾年在各國政府大力推動下前景明朗,之後也很可能回到景氣循環,萬一這個產業有什麼冬瓜豆腐(突遇不測),尤其是國泰電動車,整檔ETF很可能都會涼涼的(不妙),所以投資前需要考慮這個風險。
關鍵字: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富邦未來車ETF、國泰電動車、富邦未來車、00893、00895、電動車、輝達、NVDA、特斯拉、TSLA、蔚來汽車、NIO、恩智浦半導體、NXPI、英飛凌、IFX、松下、TYO、台積電、TSM、2330、豐田汽車、TM、超微、AMD、電動車供應鏈、車用電子、車用晶片、車用芯片、景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