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最近有一檔ETF在12月6日起開募,廣告打很大,連讀者都來信問我對於這檔ETF的看法,這一檔就是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到底00900值得買嗎?
先說重點,不要看到高股息就急著買!不要看到高股息就急著買!不要看到高股息就急著買!
很重要,重要到值得再三強調。有興趣想投資的朋友,不妨先把本文看完再作決定。
這一檔ETF可以說是台灣投資者對高股息情有獨鍾,莫名喜歡高股息的情況下誕生的產物。但這檔的編製規則,真不知該說富邦會做生意,還是感慨因為投資者的特性居然生出這樣的ETF來。有需求才有供給,這道理我懂,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簡介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追蹤的是特選台灣高股息30指數,以投資台灣上市櫃普通股股票為主,篩選規則包括有市值排行前二百名、近三個月日平均成交額排名前90%高的股票、近四季累積營業利益大於零。
一年會換股三次,依殖利率加權和自由流通市值調整權重,單一成分股權重為1到5%(即單一個股上限5%,下限1%,有下限的設定還蠻特別)。最後再將成分股按照殖利率,由高至低補足至30檔為止。單一個股有5%上限,在這點上,風險的分散程度算不錯,不會側重單一個股。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採季配息,每年一、四、七、十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為評價日。不過要注意的是,成立180天後才會開始配息。

更多詳情請參考公開說明書:https://etrade.fsit.com.tw/case/news/20211118.pdf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的特色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特別在於與傳統的高股息指數相比,傳統的高股息ETF一般以過去表現(例如00878),或者預測未來表現(例如0056)來作篩選。而富邦特選高股息ETF卻是以當下表現、貼近實際配息結果來篩選成分股。
怎樣才能做到貼近實際配息結果來篩選成分股呢?引述富邦特選高股息ETF擬任經理人楊邦珩的說明:
「例如依據股東會已宣告的股利發放訊息,或是依據最新財報公布的實際獲利數字來推算當期股利率,更能篩選出當下真正的高股息標的,預料將與眾多高股息指數有明顯差異化。」
所以這檔ETF追貼實際股息的方法,講白了就是看哪些股票除息最多,就趕緊買進這些股票,四至七月的高股息都除完息了,又趕快去看八月到年底哪些股票除息最多,等這些都除完息了,再去看一到四月哪些股票除息最多,就是這樣當下一直追著高股息股票跑。

有可能是掛高股息名義的高周轉率型ETF?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賣點是自2011年起至本年(2021年)第三季,累計含息年化總報酬率高達12.7%,冠絕台灣加權指數和高股息指數,十年的平均股利率也有9.99%。
這點很有趣,總報酬率比大盤加權指數更佳,高股息指數能擊敗加權指數通常只能是短期,長期擊敗的機率不高,高股息和高成長本來就是有所衝突的,不然又高息又高資本利得誰還要買跟著大盤走的ETF?如果詳細看其編製方法,更可能是掛高股息的名字,但實際上是以高周轉率低買高賣換取價差的ETF。當然,這需要待它上市一段時間後才能證實。
高殖利率的迷思
殖利率是股息除以股價,殖利率高不等於是好股票,也可能是股價插水低迷,所導致殖利率很高很划算的假象。
配息就是從你左邊的口袋拿錢,放進你右邊的口袋,沒有填息都沒有賺到息。所以投資是要看整體的報酬,包括股息和資本利得,也就是所謂的價差。配了息,但賠了價差,就得不償失。
所以,配息的高低可以是考量投資的其中一個因素,但不應該是決定投資與否的重點。
如果這檔ETF在換股之前這些成分股未能填息就被換掉了,不就是一直把左邊口袋的錢換到右邊口袋?
什麼人會買這檔ETF呢?大多會是兩種人。
一種是不做功課看到名字寫著「高股息」就買,一知半解的散戶投資者。
另一種是知道這檔ETF在做什麼,但覺得有人幫自己追著高股息跑省時省力好像也不錯的投資者。
老實說,除非是即將或已經退休的人士,或者一些很需要現金流的投資者,否則真的沒必要以高股息為優先考量,資本利得不是更好嗎?
年紀比我小的也在追求高股息,我真的想不通,配息還要被抽稅被扣二代健保(超過兩萬新台幣才需要扣),明明還有大把青春能冒些風險把手上的資本滾大,為什麼要圖一點股息呢?
作為長期投資為主的人,我明白有股息會讓人更安心更能長期抱住股票,但投資就是想要賺錢,在平衡風險和回報之後,要是兩者的風險其實是差不多的,那麼為什麼不選擇總報酬更高的項目呢?要知道殖利率10%不等於報酬率有10%啊!
本想一魚三吃卻變成「大水魚」?
另一方面,本來殖利率行情就是「一魚三吃」的好時機,除了本身除權息,還有除權息前後的價差,通常會建議要佈局除權息行情可以提前半年卡位。這檔ETF也想要完整參與到整個配息行情,但看來提前卡位的時間有點太短,說不定容易買在山頂上。
而要是這檔上市之後大受歡迎,或許能帶動高殖利率的股票,在除權息前有更大波的行情。
聰明的你看到這裡應該就明白,還不如吃它豆腐,坐它的轎、買它選的標的,然後在它賣之前賣掉。
換句話說這檔ETF其中一個風險就是要換的股票提前被人推測得到,要買的被別人提早買入,要賣的又容易被人提前賣出,很可能會變成追高殺低,廣東話來說就是「大水魚」,即是當了個冤大頭。
一年三次大換股的隱藏問題
而另外從實際報酬方面作考慮,這檔ETF有一個尚待觀察的隱藏問題,通常隨著基金規模的增加,內扣費用都會下降。但富邦特選高股息ETF(00900)的經理費率和保管費率是固定的,單是這兩部分就分別是0.3%和0.035%。
然而內扣費用除了經理費和保管費,還有買賣換股的交易成本、雜項支出等等,這些費用會直接反映在淨值上。
因為這檔ETF還沒正式掛牌,所以還查不到「總管理費」是多少,但00900所謂的「滾動式」追逐實際高股利,一年會進行三次大換股,所以產生的成本理論上會不少,實際成本費用可能會吃掉不少收益。
現在看它過去績效好像很厲害,含息年化總報酬率高達12.7%好像很吸引人,但過去不等於未來,再說回測的模擬結果其實有心要粉飾得好看也有很多方法。尤其是以2011至2020這段時間來做定期定額回測並不太準確,這段時間沒什麼太大的股災,你或許會說當中有2020年3月的股災,2020年3月急轉直下隨後便急速拉升,如此短時間恢復過來還往上突破,並不是尋常股災的情況。要是遇到很典型的,像2008年那樣的環球大股災,一波接一波的空頭,在熊市的時候要賭填權息,結果通常會很慘。
回測很美麗,現實很骨感,或許把總管理費用扣除後,實質表現並不如過去回測的理想。
當然,又也許這檔ETF真的很厲害,之後真的能做到長期維持高報酬高股息,那麼,高內扣就當作買主動型基金。畢竟未來誰也說不準,還有待觀察。
個人並不推薦投資這檔ETF,不過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自行google一下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如何。
投資有風險,投資之前還是要自己做好功課。
關鍵字:00900,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 高股息ETF, 高股息, 高殖利率, 內扣費用, 總管理費率, 股息, 配息, 季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