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不知道哪家公司好,不會看財報,沒時間和精力再去分析比較哪一檔ETF好,什麼股債再平衡搞得頭都大了,那麼這麼文章很適合你。因為這篇文章要介紹的ETF,幾乎可以說是無腦投資,懶人必備的無痛股債配置。
很多朋友想過理財投資,但初入門時總會被一堆投資名詞嚇跑,覺得投資很難、很複雜,自己的錢又不是那麼多,索性就算了。但其實錢不多更需要理財,學懂分別「想要」和「需要」,先存錢後花費,好好存下自己的第一筆金,然後妥善投資錢滾錢,才有助你擺脫「窮忙」的窘局。
投資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檔ETF就可以投資全球的股票與債券,還自動定期替你進行股債再平衡配置,非常適合沒時間、沒心力或是純粹懶惰的朋友。讓大家都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降低門檻,無痛投資全球市場。
最簡單的開始,你只需要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程度,一般來說可以視乎你目前的年紀和個性去做選擇。通常年輕人可以積極一點,接近退休年齡則可以保守一點。
iShares安碩在2008年成立了四檔股債平衡型的ETF,分別為AOA核心積極配置ETF、AOR核心成長配置 ETF、AOM核心穩健配置ETF、AOK核心保守配置ETF。
➤ AOA:iShares核心 積極 配置 ETF(i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 )
➤ AOR:iShares核心 成長 配置 ETF(iShares Core Growth Allocation ETF )
➤ AOM:iShares核心 穩健 配置 ETF(iShares Core Moderate Allocation ETF)
➤ AOK:iShares核心 保守 配置 ETF(iShares Core Conservative Allocation ETF )
AOA、AOR、AOM都是季配息,只有債券比例最多的AOK是月配息。目前的平均年化報酬分別是AOA約10%,AOR約8%,AOM約6%,AOK約4.4%。
有一點要留意,這四檔都是採用組合式基金,也就是ETF中包含其他ETF,因為這四檔皆以iShares旗下另外七檔ETF,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換言之,除了這四檔ETF本身的管理費外,當中還會有子ETF的管理費,即使經過iShares優惠政策減免,最終的總管理費用也會有0.25%。
所以,以總管理費來說,會比純投資全世界股市的ETF(例如VT的0.08%)、總體債券市場的ETF(例如BNDW的0.06%)為高。但當然,要跟台股貴森森的總管理費來比的話,還是很便宜的,畢竟它可以節省很多自行組合的買賣成本和研究時間,花點小錢換方便也無不可。
以下是AOA、AOR、AOM、AOK所包含的子ETF:
- iShares核心標普500指數ETF (IVV)
- iShares核心標普中型股指數ETF (IJH)
- iShares核心標普小型股指數ETF (IJR)
- iShares MSCI核心新興市場ETF (IEMG)
- iShares核心MSCI國際已開發市場ETF (IDEV)
- iShares國際核心綜合債券ETF (IAGG)
- iShares核心總體美元計價債券市場ETF (IUSB)
特點
- 一檔ETF就可以投資全球股票與債券
- 每半年一次自動再平衡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投資美股已經變得很簡單,除了自行開立外國券商戶口、使用本地證券商的複委託服務,部分券商也提供美股定存股服務,像是永豐金的豐存股也有這幾檔ETF作為定存股的選擇。
全球化資產配置
這四檔股債平衡型的ETF均會投資全球股市與債市,當中以美國為主。投資標的包括美國股市裡的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也有新興市場的股市、美國以外已開發國家股市,當然也會有以美元計價的債券以及美國以外國際投資等級債券。
投資其中一檔ETF,就是一口氣投資超過12000檔標的,風險分散效果極佳。
投資全球市場,又有股債配置,避免了單一企業或產業爆雷的風險,也免受單一市場衰落的風險,無疑是有效分散風險的好辦法。有股又有債,吃得到股市上行時的紅利,也部分迴避了經濟下滑時的風險。
投資組合再平衡
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程度,可以選擇相應風險的ETF。這四檔ETF的主要區別是股債的配置比例,以AOA股票佔八成最多,AOK股票只佔三成最少(如下圖示)。風險承受程度較低的投資者就可選擇債券比重較高ETF,反之亦然。
這四檔ETF都會定期執行再平衡策略,也就是避免ETF裡頭的股債比例因市場變動而偏離原本設定的比例。對投資者來說是非常方便、省時的做法,無論熊市、牛市,都能夠穩定地渡過。

股債平衡是屬於資產平衡的一種,想知道為什麼需要資產再平衡、資產再平衡的好處,或者了解為什麼資產配置如果不調整會隨著時間失衡,可參閱《黑天鵝與灰犀牛——配置投資組合,「再平衡」降低風險》這篇文章。
總結
風險很分散,又有債券作長期配息領息和抗跌的好處,股價波動也不大,整體很穩定,讓人很放心,投資者要定期定額長期持有也變得簡單實行。但反過來這些優點也是這四檔ETF的缺點,難以跑贏大盤。
根據經驗,股票比例愈高,長期下來的報酬也會比較高,但當然過程中的波動風險也是比較高的。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來說都會是年輕人比較適合積極型的投資,因為理論上日子還長,可以拉長時間來分攤風險,以賺取較佳的報酬。
所以若是用長期的角度來看,只要有債券成分,雖然在股市下行時很抗跌,但整體報酬無可避免會被拉低,但這可以說是迴避股市下行風險的成本。投資單一個股有條件跑贏大盤,但也很可能損失更多,高回報通常伴隨的是高風險。
如果要穩定地讓資產成長,不想承擔太多風險,或是懶得處理配置平衡的問題,這四檔ETF依然會是不錯的選擇。
關鍵字:AOA, AORA, AOMA, AOKA, 股債配置, 再平衡, 股債再平衡, ETF, 全球股市, 全球債市, 股債ETF, 季配息, 月配息, 股票, 債券, 美股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