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X
ARKX上市後股價走勢
ARKX上市後股價走勢

最近市場的關注焦點落在今年(2021年)3月30日剛剛上市的ARK Space Exploration & Innovation ETF,美股代號ARKX。也就是Cathie Wood旗下方舟基金(ARK)最新推出的ETF,看名字就知道是「太空探索與創新」相關的ETF,是方舟基金公司的第八檔ETF,也是第六檔主動型的ETF,主要投資於美國和全球從事太空探索和創新的企業,目標是取得資本的長期增長,總管理費為0.75%。

ARKX的基本資料
ARKX的基本資料

據ARKX的官方介紹網站顯示,方舟基金將太空探索分為四個類別,分別為軌道航天類、次軌道航天類、促成科技類及航天受益類。方舟基金相信光是軌道太空,包括衛星活動與超高音速飛行,所創造的營收機會每年就有望超過3700億美元。

今次ARKX推出的時機很妙,因為愈來愈多私人太空企業準備在年末上市。而在過去的六個月時間,已有七家太空企業宣布與SPAC交易。


ARKX成份股

ARKX成份股
ARKX成份股

ARKX初始持股名單有39檔股票,上圖簡單地列出頭十二大持股的行業性質,紅字標示的是大家比較熟識的公司。

第一大持份Trimble Inc.(TRMB)前稱為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成立於1978年,為S&P500、羅素1000和羅素3000指數的成份股,是全球最大的衛星定位接收器和定位系統研發商。主力在地理資訊、雷射光學技術方面,ARKX佔比為8.61%。

其次是The 3D Printing ETF(PRNT),是ARK選下的是一檔被動型ETF,專門投資3D打印股的ETF,佔比有6.03%。其實如果看好3D列印市場又不知從何下手的話,這類ETF可以分散風險,且它的報酬表現也算不錯,不失為可以考慮適度投資不重押的標的,畢竟要深入了解各家3D列印公司不容易,且單押一兩檔個股風險也較大。

第三大佔5.62%的Kratos(KTOS),是國防安全與衛星通訊相關的公司。其他還有一些關於軌道太空、次軌道太空飛行、航空、國防、無人機等公司,跟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的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以及與晶片製造相關的台積電ADR(TSM)輝達(NVIDIA)也名列其中。


部分持份股令人費解

大部分持股看起來都蠻正常的,但有一些持股的確讓我疑惑。Amazon(AMZN)阿里巴巴ARD(BABA)有在物聯網、無人機貨物傳送等方面耕耘,不純粹是購物平台,把它們納入也算是合理的。如果說納入騰訊ADR(TCEHY)是網絡應用和交易等創新(雲端部分都可以說幾乎與它相關),亦算是說得過去。那麼,京東ADR(JD)雖然好像不太相關,就當作是跟納入Amazon和阿里巴巴同一個概念好了,都是使用無人機協助供應鏈管理,也算可以理解,但排名第五的持份會不會太高了呢?這是值得商榷的事。

而納入美團(港股:3690)Netflix(NFLX)就真的有點令人一頭霧水。前者是美食外賣和點評為主的公司,後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能每天都會看的串流媒體平台,跟太空有什麼連結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難道是Elon Musk要現實人類太空探索與火星居住的夢想,而想到在太空或火星也需要點外賣和娛樂?其實美團有持股21%的理想(LI)、阿里爸爸持股12.2%的小鵬(XPEV),兩家都是中國電動車的代表之一,所以其選股不是沒有道理,但的確與太空探索沒什麼關係,單純創新倒還說得通,說點外賣只是開開玩笑。

據方舟投資分析師 Sam Korus 3月30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Netflix擁有2億名付費訂閱戶,光是美國就有超過4000萬人沒有寬頻網路,倘若衛星解決方案可以讓這些顧客上網,即可擴充網飛的潛在市場規模及營收。

如果是以衛星與網絡再衍生的網絡服務,的確能理解一點,但依然有點太牽強了。若說網絡能覆蓋得更廣更遠,令身處山中林間的偏遠地區人們都能上網,按他的邏輯來說,基本上所有雲端和互聯網服務供應商都可涵蓋在內,或有其他更受惠的公司,其ETF「太空」的定位就有些含糊了,這檔選股就像是「搭單」(捎帶)一樣。


ARKX值得投資嗎?

以下內容皆不是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自己做好功課、再三思考。

主動型ETF的優缺點

ARKX是主動型的ETF,績效好壞全看Cathie Wood與她團隊的眼光與操作技巧。很可能出現之前績效很好,但無以為繼的情況。主動型ETF潛在風險及回報較大,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管理費通常也較高(雖然0.75%也比一般台股ETF低得多了)。

早前板塊輪動,納斯達克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回落,當中更是重挫很多方舟基金持有的公司,ARK一系列的主動型ETF年初的回檔比大盤來得更深,可見其波動幅度是來得比一般被動型指數型ETF要大。

雖然ARK的主動型基金有可能創造超過大盤的超額報酬,就如去年一樣。但投資它也要清楚它的波動幅度大風險也較高。要不是很短期地持有賭漲跌,便是直接長期投資,以時間換取價格的彈性,期望能賺取長線未來科技進步而得益的報酬。


可能會忽略的風險

太空與創新都是比較新興的產業,本身投資這類個股風險就會比一般傳產或發展已久的科技類股高。而且部分持股側重在中概股,但中概股很受政治影響,動輒就因為些莫須有的事情被捧高或被打壓,風險和波動都較高。ARKX的持股比例算頗分散,沒有重押單一個股的情況,也算是把風險分散,有效地降低投資這類新興產業和中概股的「危險性」。不過那幾檔奇妙的持股,像是京東還排在第五位,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你認為無傷大雅,也看好這些產業的話,是可以考慮看看的。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ARKX是一檔ETF,理論上它可以無限地發行,且吸納無限多的資金,愈多人購買這檔ETF,方舟基金就有愈多的資金去投資。與巴菲特持有的波克夏(BRK)不一樣的是,波克夏是一家公司,哪怕市場上拋棄波克夏的股票,巴菲特與他的團隊都能夠繼續堅持投資項目,而不會因市場拋棄其公司股票而減少資金。但若然市場上大量拋售ARKX的股票,方舟基金能運用的資金就會減少,就有可能被迫出售一些手中的持股,哪怕那些股票是長線看好的。

當然,基本上大多的ETF都會有這個問題,無論主動型還是被動型ETF都一樣。就像台灣50指數裡的個股,其實很多都是被納入ETF的「被動」買賣,突然市場上的投資者都去買0050,那麼0050就要買等比的台灣50成份股來滿足需求,反之亦然。


ARKX的持股中,其實有頗多都是航太類ETF常見的公司,像是洛克希德·馬丁(LMT)以製造F-35戰鬥機聞名,是航空、航太製造廠商,主要開發、製造軍用飛機。波音公司(BA)軍售武器量僅次於洛克希德·馬丁,是全球僅有兩大民航機製造商之一(另一間是空中巴士),同時也是全球前三大國防承包商,產品涵蓋固定翼飛機、旋翼機、運載火箭、飛彈和人造衛星等。這兩家公司都有著航太和軍火業的優勢,是能夠長期穩定獲利的代表。

更多有關航太、軍火相關的產業優缺點或ETF資訊,可參看《是保家衛國還是塗炭生靈?另類的「罪惡」股票——軍火概念ETF》

但持股裡也有些是獲利不明顯,或真的還在創新階段的公司。像是首家上市的太空旅遊企業、計劃提供亞軌道飛行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SPCE)是排名二十位的持股,持股比例1.95%。維珍銀河隸屬維珍集團,背靠母公司龐大的資金與技術支援,但2004年成立至今,仍屬「新創」的公司,規模較小,且實際收益也少。雖然夢很美也很有可能實現,但如果單看基本面的話實在是一般般。

SPCE財務預估分析
SPCE財務預估分析

不過既然都要投資創新科技了,就要給予空間和時間讓這些公司成長。這檔ETF或許就像當年的TESLA(TSLA)一樣,買進後需要耐心等待,才能享有甜美的果實。目前看來ARKX也並非側重於「過份造夢」的公司,很多成份股其實基本面頗佳,有足夠的實力支持走長遠的路,可以說是很均衡且在較低風險的情況下相對地「冒險」。

而且,ETF的好處就是投資「一籃子」的股票,現在基本面普通的公司,只要其實幾家有很大的爆發力,這檔ETF就很容易急速成長,就算其中一兩檔真的不怎麼樣也不至於太拖累基金表現,況且還能換股操作汰舊換新。這也是比單押某幾檔個股來得好的原因,在可控的風險或等量的風險下,最大化報酬。這很看經理人的眼光,所以投資ARKX,就是要相信Cathie Wood。

另外,正如一開始提到,愈來愈多私人太空企業準備在年末上市,有些之前因疫情而拖延上市計劃的也在籌備上市。換言之,之後其實會有更多的選擇。ARKX亦很可能會換股操作,汰弱留強,投資時必須留意AKRX的倉位變化

更多詳情可閱讀官方網站的說明文件:https://ark-funds.com/arkx?fbclid=IwAR1mnsZN-SRKwYw2I5zAXwpQ348uOYFUvRsl5r7G0GsQLzCaoDFxGcIK4M8#fund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