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下一個十年的主流
如果問你未來十年全球的發展趨勢,你會想到什麼?
大數據?5G?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ADAS)?電動車(EV)?甚至是把晶片植入人體?
要抓住時代的機遇,就要了解有什麼是在這些趨勢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就是半導體(semiconductor)。半導體是一種電導率在絕緣體至導體之間的物質,可控制電流,作為資訊處理的元件材料。能應用在上述任何一個應用上,電動車、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等,全部都需要半導體。
近十年隨著智能手機的崛起,半導體市場規模已經大幅提升。但未來十年,隨著5G、物聯網、電動車等發展,連Apple也有望推出Apple Car,相信只會更加蓬勃發展。
積體電路(IC)從上游的電路設計,到下游封裝,整個製造流程有約三百到四百道工序,一點也不簡單。由於半導體製造工藝複雜,設備的精密度要求也很高,產業門檻高,很容易會造就強者恆強的局面。要投資相關股票,得從各方面的龍頭抓起。
晶元代工龍頭一哥台積電(2330)可謂是2020年的台股焦點,除了在集中市場(上市)中權重愈來愈重要外,股價的屢創新高,與前景一片光明的未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論話題。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領先是無容置疑,位在全球第二的三星雖然誓言要追過它,但就目前看來,未來幾年應該也難以辦到。畢竟三星會追趕,台積電也不會停下來等待。
想要投資台積電,但股價已過五百元,一張要五十萬起跳,可能不是小資族能負擔得起,就算能負擔得起,把資金都單押一檔股票,風險又好像有點大,讓很多小資族都猶豫不決,不知道應不應該買下去。現在台股開放盤中零股交易,讓投資高價股的門檻降低,應該算是小資族的福音。
只是有些朋友又會覺得,只投資那十股、百股,升漲好像都比較無感,雖說可以慢慢存股,但比較難以獲得成就感。
那麼,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台積電含量很高的ETF,雖然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和成份股與比例幾乎相同的富邦台50(006208)都含有超過四成(接近五成)的台積電,但真正「含積量」最高的台灣ETF是富邦科技(0052)。
富邦科技ETF(0052)
2021-03-21資料更新,主要更新部分為富邦科技的持股調整。
富邦科技(0052)總管理費用為0.91%,採年配息。由於股價上漲,配息並不算吸引,但過去有配息的年份都一定會在年內填息,過去五年更是在60日內完成填息,2020年填息時間甚至僅花了一天。以過往記錄來看,是可以安心持有到除息日獲得配息的ETF。

富邦科技全名是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顧名思義這檔ETF的持股都是一些台灣的科技類股,追蹤的是臺灣資訊科技指數,可謂一次過投資台灣的科技尖兵。
富邦科技持股調整(2021年)
在2021年3月初,富時指數公司公布該指數異動,富邦科技也因指數產業別調整,減碼台積電(2330),納入鴻海(2317)、國巨(2327)、台達電(2308)等多檔大型股,總計新增29檔成分股,另剔除三檔股票。富邦科技持股調整後,台積電權重降至六成左右,但依舊是「含積量」最高的台股ETF。而新加入的個股,相信也會由於其他科技題材和成長表現受惠。
個人認為之前台積電比重一度超過七成,對一檔ETF來說可能是過高了,令分散風險的功能大大降低。現在調整至約六約,雖然仍是重押台積電,但相對分險分散了些,也讓其他個股能有表現發揮,也不失為是好事。

其中第一大持股台積電佔比近六成,新加入的鴻海(2317)一來就佔據了第二名,權重比原第二大持股的份額略少,但也超過6%。原本的第二大持股聯發科(2454)降至第三大持股,佔超過5%。第四大持股的變為新加入的台達電(2308),聯電(2303)退居第五名,兩者都有超過2%,其後的持股比例就真的比較少了。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19年的總產值約2.7兆台幣,位列全球第二,產業前景看好。台積電和聯發科的基本面理想,長期來說也是穩定往上發展。台積電手握高階先進製程的重要核心技術,未來幾年相信也難以撼動它的地位。鴻海由一般代工轉型為電動車代工,成效如何要再觀察,但轉型方向走在正確路上的話,就算成績不太亮眼也不至於太糟糕。聯發科在IC設計依然有一席位,甚至近月還受惠於競爭對手高通的晶片出包,能繼續保持品質的話,應該能維持目前的競爭優勢。
5G、雲端、高速運算等,已逐漸成為趨勢,如果看好台積電、鴻海和聯發科,這檔ETF可謂不二之選。畢竟除了鴻海外,另外兩檔個股都不便宜,選擇相對低價的富邦科技入手投資這些標的也都不錯。
調整持股後,依然是投資半導體業的好選擇
富邦科技自2006年8月28日成立,已有將近14年歷史,經歷過2008年環球股災,也經歷過2011年、2015年和2018年的小股災,加上去年2020年因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股災,也算有足夠的歷史數據可以進行檢視。
富邦科技累計十年續效超過270%,以定期定額的年化報酬率來看,也有近10%的理想表現。從線圖來看,可以看出這檔ETF的股性比較「活潑」,股價波動會比較大,股災時下跌的幅度較大,但反彈的時間也很快,且反彈力度夠強,整體趨勢都是往上發展的。

雖然報酬看起來很不錯,然而,如果心臟不夠大顆,也很可能會在股災時砍在了阿呆股。所以如果想要投資富邦科技ETF,要有心理準備股災時可能會大幅下挫的風險。
即便加入了一些非半導體題材的個股,但富邦科技依然是半導體個股佔比最多的ETF。由於產業及持股集中,重押在台積電身上,除了風險較大、股價波動較大外,規模約30億台幣,日均成交量也偏低,流動性相對0050、0056等國民ETF低,也是需要列入投資與否的考慮因素。
不過,個人認為,小資族持有幾張,甚至十來二十張,這數量其實還好,按目前的日均成交量每天約千幾張來說,也應該不會有出脫不了的問題。而持股調整後,除了佔比仍然超過大半的半導體,也加入了其他科技產業,個人認為是好事,依然相信這是檔值得投資以半導體為主的ETF。
VanEck Vectors半導體ETF(SMH)
由Van Eck發行的VanEck Vectors Semiconductor ETF(SMH),總管理費用為0.39%,採年配息,不過配息頗低,追求股價成長的話也大可忽略股息這個部分。SMH自2011年12月20日發行,已成立9年,規模達36億美元。追蹤的指數MVIS US Listed Semiconductor 25 Index,投資的標的以在美國上市的前25大半導體公司為主。

從SMH的持股來看,通吃半導體產業鏈的上下游股票,標的比較分散,第一大持股的台積電也不過佔了約11%,沒錯,第一大持股也是台積電,不過是在美國掛牌的台積電ADR(TSM)。
而佔6.83%的第二大持股是圖形處理器、繪圖晶片為主的輝達(NVDA),其產品在電腦的影像創作和遊戲方面可說是剛性需求,要玩大型電腦遊戲的話,輝達的繪圖卡更不能缺少,RTX系列的光線追蹤功能更是刷新玩遊戲的視覺體驗。話說,輝達的主席兼CEO黃仁勳是台灣出生的呢。
而佔5.48%的第三大持股泛林集團(LRCX),生產、設計、銷售半導體產品,幾乎各類半導體產品的涉足,2018年的時候,甚至佔據全球半導體設備製造業超過七成的份額。與第三大持股相差僅0.04%,佔5.44%的應用材料(AMAT),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主要產品為晶片製造相關類產品,如化學氣相沉積、電鍍、侵蝕、離子注入、化學機械拋光、矽片檢測等。

雖然持股相對分散,但由於持股集中於單一產業,也只有25檔成份股,可分散的風險還是較低。與富邦科技一樣,股價波動較大,要承受得起波動才有條件享受較高的回報。
但SMH的市場流動性佳,交易量大,就算大批購入也不怕難以脫手。而且績效方面相當不錯,表現超越同類型的基金。
0052與SMH績效比較

通過上表比較可得,雖然出發點都差不多,線條的外型都很相似,但在2017年就有分顯分野,差距愈拉愈開。由於美國是科技強國,又有多家在全球先進製程中首屈一指的企業在美國上市,科技發展是大趨勢且越發重要,SMH囊括了半導體產業的巨頭,漲幅理所當然地遙遙領先。
但若嫌投資美股麻煩,富邦科技的表現也頗亮眼,漲幅要比臺灣資訊科技指數要高,也比類似題材的元大台灣電子科技基金(0053)和國泰臺韓科技基金(00735)為高。
0053幾乎與臺灣資訊科技指數走勢一致,而00735由於在2018年才成立,可能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確認它是否真正經得起考驗。
順帶一提,0053是純台灣的持股,只是持股與比例都跟0052不一樣,而00735則是包括了亞洲但不含日本的相關產業,尤以台灣和韓國為主。
含積量及「TMD」含量最高之ETF
如果不知道「TMD」是什麼的朋友別急,這真的不是罵人的話,而是指T for TSMC=台積電、M for MediaTek=聯發科、D for Delta Electronics=台達電(2308)。
因為去年台股的漲幅多集中於這三檔股票,直到七月底才有聯電(2303)漲幅超過200%異軍突起冒出頭來,這些也算是指標股了。這邊先簡單給大家一點資訊,後續如果有空再來詳細分析TMD概念股和聯電。
含積量最高的前三檔:
- 富邦科技(0052),台積股持股達59.39%。
- 富邦台50(006208),台積股持股達49.22%。
- 元大台灣50(0050),台積股持股達49.92%。
「TMD」都有,且合計含量最高的前三檔,按TMD順序持股含量分別為:
- 富邦科技(0052),59.39%、5.48%、2.56%,TMD合計67.43%。
- 富邦台50(006208),49.92%、4.33%、2.23%,TMD合計56.48%。
- 元大台灣50(0050),49.22%、4.27%、2.2%,TMD合計55.69%。
因應富邦科技調整持股,「TMD」含量最高前三檔與含積量最高前三檔排名相同,在此前第三名是富邦台灣摩根(0057),45.26%、3.88%、1.77%,TMD合計50.91%。
「TMD」都有,含量約四成且目前股價最低的前三檔,按TMD順序持股含量分別為:
- 兆豐藍籌(00690),26.1%、9.61%、4.76%,TMD合計40.47%。
- 富邦公司治理(00692),44.67%、3.86%、2.22%,TMD合計50.75%。
- 元大台灣ESG(00850),29.17%、6.11%、3.14%,TMD合計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