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直覺外科公司(ISRG)簡介
Intuitive Surgical, Inc.(ISRG)中文翻譯作直覺外科公司,也稱直覺手術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手術醫療設備開發公司。
其中最著名的產品是「達文西」(又譯達芬奇),是一款完善的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系統,最先被FDA批准用於一般腹腔鏡手術的機器人輔助系統之一,主要用於泌尿科和婦科手術。
「達文西」手術輔助機器人

「達文西」這款產品在2000年首次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許可,可以協助外科醫生通過微創的方法,來進行複雜的外科手術,尤其應用在泌尿科和婦科腹腔鏡手術。「達文西」可以最小的手術傷口來進行手術,與傳統的開放手術同行相比,病人在手術後的康復與住院時間可以縮短,併發症出現的機率也會較低。
目前的「達文西」已經更新了好幾代,經過多年來的升級,醫療用途接近70多種。由於操作「達文西」需要專門技術,現今也訓練了超過55000名外科手術醫生使用「達文西」。全球的67個國家已經安裝了超過6500台「達文西」,而且「達文西」已經參與了超過1000萬場手術。
「Ion」肺部微創活檢輔助機器人

而ISRG另一款較新的產品「Ion」,是肺部微創活檢輔助機器人(或稱肺葉切片機),在2019年取得FDA的許可,這款產品可以實現肺部深處微創活檢,也可用於輔助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可以使用機器人的超薄鉸接式機器人導管,通過小而彎曲的氣道,到達肺內任何氣道段的結節。也可利用它的導管穿過小而彎曲的氣道,收集周圍肺組織。配合ISRG研發的光纖形狀感測器技術,可幫助醫生準確檢測肺部疾病,包括診斷出早期肺癌。
根據ISRG公佈的數據,「Ion」輔助支氣管鏡檢查與活檢次數,在202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四倍,而且可預期還有很大的銷量增長空間。
直覺外科公司(ISRG)的競爭優勢
自「達文西」正式販售啟用以來,ISRG可謂在手術機器人,或者說醫療用機器人的領域稱霸了市場21年。單是「達文西」就佔據這個市場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如果算上所有產品,ISRG更是佔據手術機器人八成的市場份額。
醫療手術機器人之精密、技術與安全性,投資與研發的成本也提高了這行業的進入門檻。而且ISRG有多項優秀技術,包括清晰的3D成像、靈巧的機械手臂、消除震顫和良好的觸覺回饋等等,亦開發了雲端技術的應用,九成以上的「達文西」都能以雲端連接,收集臨床實務數據,亦可為遠端的醫生提供技術上的支援和檢測。在實際醫療與手術層面也累積了非常多的臨床經驗(數據),無論在研發還是技術上都有很大的「護城河」。
ISRG在這21人間,幾乎沒有對手能與之競爭。即便最近開始有新的有力競爭者加入爭奪市場,壟斷地位在短期內應該也不會改變。數年後,若競爭者真的很爭氣,大概也能繼續佔據寡頭壟斷的地位。
一台「達文西」售價在50萬到250萬美元不等,視配置的功能用途而定。根據ISRG公佈2021年第三季的數據,平均售價為123萬美元一台,價值不菲。雖然這高額費用,對許多醫院來說是巨額成本,但ISRG也為這些負擔不起的醫院提供了另一個相對廉價的選擇——租賃,租賃也是ISRG經常性收入之一。

醫療設備的黏著度很高,由於一台「達文西」非常昂貴,就算之後有別的品牌可以選擇,對醫院來說要更換設備也很困難,因為轉換成本會非常高。此外,訓練與學習使用機械的成本也很高昂,尤其是醫生的時間本來就很貴。就算是專業的醫生,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累積經驗,才能逐步熟識機械的操作。情況有點像平面設計師已花費了很多時間心力去學習使用Adobe的設計軟件,便不會想重新再學習另一套系統怎麼操作。而從經營成本考慮,醫院也不會想投放更多的資源來重新培訓醫生以不同機械做同樣的手術。也就是說,醫院一旦購買之後,便很難捨棄。
此外,醫療器材非常講究專業度與安全性,畢竟事關病人生命安全,新的產品要進入市場不只要經過政府機關的重重監管和批准,要如何說服醫院產品足夠安全好用,也極具難度。這正正也是這個行業的商業壁壘,加大競爭者進入市場的難度。
另一方面,ISRG也不會任由競爭者想要爭奪市場而不作為。就算ISRG目前已取得八成的市場份額,仍透過租賃和允許分期付款等方式,讓更多醫院用得起「達文西」。事實上,租賃比例也逐年提高。
而在疫情期間,ISRG亦試圖給醫院提供更多融資計畫與救濟,來減少醫院的經濟負擔和壓力,使「達文西」能更有效地進入更多間醫院之中,也就可以搶佔市場,得到先行者的優勢,鞏固領導地位。
直覺外科公司(ISRG)的盈利模式
目前只有約16%的手術是使用機器人系統來輔助完成,意味著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滲透率的不足可預期ISRG的銷售額會持續增長。
即使醫療用機器人的市場是個藍海,然而,一台「達文西」能夠使用15至20年,意味著一家醫院購買或租賃之後,下一次相同產品的消費會落在15至20年之後,只銷售或出租設備的話,在盈利增長空間似乎也有了局限。
但從ISRG的財務報告看來,機器人系統的租賃與販售並不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真正最賺錢的其實是配套與附件,尤其是每次手術都必須花費的耗材。

更多數據請點擊此處參閱官方網頁:Intuitive Announces Third Quarter Earnings
一台機器人每年的服務保養費約8萬至19萬美元不等,而這是必須的維護費用。而每次手術使用的耗材、配套和附件的花費大概在700至3500美元之間。
從財報數字可以看出,單就2021年第三季度來說,配套和附件的收入佔了總營收的53.8%,機器人系統的租賃與販售其實不到三成,而維護和保養費的收入也佔了總營收的16.6%。
配套和附件、維護和保養費都是每年可重複性賺取的收入,隨著以機器人輔助進行手術愈來愈普及,可預期ISRG將會銷售或租賃愈來愈多機器人系統,而相應的也會以倍數增加配套和附件、維護和保養費的收入。換言之,賣或租出去的機器愈多,可重複賺取的持續性收入就會愈高。這也是ISRG的淨利潤率比許多硬件公司的淨利潤率來得要高,高達32.3%的原因。ISRG的淨利潤率甚至比台灣人較為熟悉,在半導體行業同樣擁有壟斷性地位的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還要高一些。
直覺外科公司(ISRG)的短期風險
2020年爆發的疫情,使各國的醫療資源變得緊張。醫院優先安排資源和醫護人員治療感染COVID-19的病人,由於缺乏醫護人員、床位和醫療設備等問題,而推遲其他手術的進行,也排擠了需要使用ISRG產品的手術。導致ISRG在2020年度,無論在機器人系統的銷售或租賃,以及配套與維護等收入減少。而在疫情后時代,ISRG的盈利能力似乎已有所恢復,回到了正常的盈利水平。
只是短期內,我們仍看不到COVID-19能有效控制的一天。像是「達文西」在2021年第三季的手術數量仍然受到了Delta病毒爆發的拖累。
雖然各國已經慢慢擺脫Delta病毒的陰霾,卻又有了新一波的變種病毒Omicron。儘管Omicron的重症率比Delta低很多,但傳染力比Delta強很多,歐美各國的單日確診病例又重新飆升,大量的確診患者依然會為醫療系統帶來龐大壓大,也會佔用許多醫療資源,造成排擠效應。
可以預期,ISRG短期內仍然會因COVID-19帶來的負面影響,產生收入上的不確定性。
不過這些都只是短期的風險,要做的手術只是推遲了,而不是不做。這只會延後了ISRG獲得收入的時間,並不會影響ISRG的基本面與長期成長性,ISRG的競爭力和壟斷地位仍是無可置疑的。
直覺外科公司(ISRG)的長期風險
既然醫療用機器人是個藍海市場,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對於ISRG以及它的競爭者來說,這個市場依然極具吸引力和給予非常的多發展機會。現時醫療用機器人購入、使用和維護成本都十分高昂,並非每間醫院都能用得起。而未來若能有更多競爭者的加入,將有效降低使用醫療用機器人的成本,令整個行業更快速發展起來,正是俗語說的「把餅做大」,創造多方互惠價值。
未來十年,全球的醫療用機器人年復合增長率預估約有10%,美國市場預期會有更高增長,2021年到202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可能會高達20%。而亞洲市場尤其中國,是處於高速增長的階段,也是2021年第三季「達文西」銷量增長最高的地區。雖然美國仍然是ISRG最主要的業務地區,但是其他地區的收入成長是更為明顯,也顯示ISRG正積極開拓海外地區的市場。
更多競爭者的加入,對ISRG來說並不盡然是壞處,而且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很高,ISRG有先行者與技術優勢,已採用其產品的醫院又會有高黏著度,足以讓ISRG繼續維持龍頭地位。
ISRG的潛在競爭對手,有Medtronic(MDT)和Johnson and Johnson(JNJ)。它們都將要推出與「達文西」功能相似的機品人,但價格方面可能會比「達文西」更便宜。
Medtronic的「Hugo」醫療用機器人系統預計在本年(2022年)逐步量產,現時已經在歐洲獲得了CE標誌批准,也獲得了加拿大衛生部的許可,可以在歐洲和加拿大使用「Hugo」施行泌尿科和婦科手術。分析師預期Medtronic在下半年能夠通過FDA的批准,進攻ISRG壟斷的美國市場。
而Johnson and Johnson在較早前宣布延後推出醫療用機器人,大概要再兩年才會面世,這給予了ISRG更多時間去應對未來的競爭威脅。
面對Medtronic和Johnson and Johnson,ISRG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像是2020年度,ISRG便投入近六億美元去研發和升級它們的醫療用機器人系統,且投入的經費似乎也在逐年提高。
新的競爭者暫時仍然被ISRG遠遠拋離,甚至可以說是「海放」,競爭對手想要追趕也需要不少時間,其實ISRG更大的憂慮可能是來自醫療方式上的間接競爭。例如現有的開放式手術、常規的腹腔鏡、切片檢測、藥物治療等,本來就是可間接地互相取代(有時是互相輔助),若果之後的醫療技術進一步提升或取得重大突破,屆時若不需要進行手術就能檢測或治療,就會對ISRG的業務造成打擊。
不過要說到這樣的突破性革新,還是比較遙遠的事,而就算真的有突破性的進展,要對ISRG產生威脅也需要時間,加上ISRG也會持續改進產品,這個風險還是相對較低的。
總結
個人認為,ISRG是間極具增長潛力,且擁有廣闊護城河的公司,值得長線分批佈局投資。
只是截止本文發佈當天,ISRG的估值仍在高檔區,但依然有不少投資者因為2021年的高增速而願意高估值買入(主要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是負增長,2021年開始恢復正常就顯得增速很高)。
雖然ISRG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並且很有機會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稱霸醫療用機器人市場,但未來的營收相對2021年來說,即使繼續有雙位數的增長也會放緩,市盈率放緩的話,到時候是否仍能支撐目前的高估值,就有商榷餘地了。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等它股價回調多一點,再考慮分批逢低佈局,會比追高來得穩妥一些。
關鍵字:ISRG, Intuitive Surgical, 直覺外科公司, 直覺手術公司, 手術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 機器人輔助手術, 達文西, 達芬奇, Ion, Medtronic, MDT, Johnson and Johnson, JNJ,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