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葡萄酒作投資不好嗎?為什麼強烈不推薦?星座集團(STZ)或者「罪惡股票」ETF(VICE)可能是更佳選擇

直接買入紅酒細心存放,期待它將來升值再脫手賣出?葡萄酒很好喝,我也很常買來喝,但買葡萄酒的話還是以自用為主比較好。
為什麼呢?首先,葡萄酒收藏的市場不大,要轉手沒那麼容易。
其次,90%的葡萄酒不能陳年,只有約4%可放5至10年,可以陳年超過10的,可能只剩1%。
再者,要收藏買入會升值的葡萄酒,除了考驗眼光、擁有的葡萄酒知識足夠與否、對品牌酒莊甚至年份的熟悉度、葡萄酒行程的掌握,更考驗你有沒有存放它的條件:溫度、光線、濕度、靜置等等。至少以台灣來說,沒有恆溫電子酒櫃就不用想了。
所以,真想投資葡萄酒,不妨考慮擁有葡萄酒酒莊或品牌的企業。


星座集團(STZ)

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啤酒、烈酒和葡萄酒大廠,也是財富500強(Fortune 500)公司。

啤酒市場比較偏向大眾市場,價位較低,行銷也一般較強。所以通常啤酒商市值會比烈酒、葡萄酒商來得高,也因此在酒類來說,市值高的股票多半都是混合型的,不說市值大,其實單純葡萄酒的個股也不多。
星座集團是行業裡的領導品牌,旗下有很多品牌,台灣朋友比較認識的,大概有這一年很紅的Corona、思維卡伏特加(Svedka Vodka)。葡萄酒就比較偏向一般大眾消費,單價不太高的品牌。
星座集團透過收購其他公司而擴大規模,除了酒之外,自2017年起,甚至也在醫療用大麻方面進行投資。而最近期的收購案,更是跨足了精油生產這一塊。
它是S&P500成份股之一,股價從2013年6月的50塊美金到現在徘徊在200塊美金附近,可以推斷這間企業營利能力是穩定的。儘管最近的走勢不太理想,仍可考慮把它加進觀察名單。

STZ股價走勢

當然也有專注在葡萄酒的,例如Willamette Valley Vineyards, Inc.(WVVI),不過上市至今的表現都不甚理想,而且規模不太大,這邊就不作介紹,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尋一下。

WVVI股價資料

除了個股,其實還有ETF。先不論道德問題,煙草、啤酒等「罪惡」股票,以史為鑑,這類股份在衰退時期的表現通常會跑贏大市,尤其是現在歐美各國還在疫情陰影的逆境下,也是值得考慮的標的。
自1970年以來美國經歷的幾次衰退當中,「罪惡」罪惡股票平均回報率都有10%上下,因為消費者的煙酒習慣,並不太受經濟環境影響而改變,所以在經濟不佳的情況下,表現會顯得更佳。

ADVISORSHARES VICE ETF(VICE)「罪惡」ETF

VICE持股份額(2020.11.6日補充)
*在2020年11月之前,這檔ETF的曾經代號是ACT,現已VICE作股票代號進行市場交易。

ADVISORSHARES VICE ETF(VICE)持股最多的Boston Beer Co.(波士頓啤酒公司),主要在美國生產和銷售啤酒及蘋果酒等酒精飲料(旗下約有60種啤酒主要以Samuel Adams品牌銷售;10種麥芽酒以Twisted Tea品牌銷售;20種蘋果酒以Angry Orchard品牌銷售;5種酒精氣泡水以Truly Spiked & Sparkling品牌銷售。)

第二多的Turning Point Brands, Inc.是在美國生產和銷售無煙和吸煙煙草產品。

第三多的是LVMH,對,就是你認識的那個LV。LV(Louis Vuitton)大家都知道,M(Moët)代表酩悅,香檳非常有名。H(Hennessy)是軒尼詩,白蘭地裡頭的大哥,喝它的X.O或是V.S.O.P某程度也是身份的象徵。LVMH基本就是法國奢侈品牌,從葡萄酒、烈酒、時裝、皮革製品、香水、化妝品,到鐘錶珠寶它都包了,名副其實的奢華集團。與其買LV包包,不如買LVMH股票!?有空再來說說LVMH好了。

有些專家認為,如果預期市場不穩定、經濟衰退,可選擇防守性較強的「罪惡」股票。而風險相對購買單一個股來得分散的「罪惡」ETF——VICE或許也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By the way,你問我為什麼我好像挺熟悉葡萄酒?畢竟我也是考過了WSET Level 3的葡萄酒專業啊。(笑)